绪论 | 第1-11页 |
第一章 罪过问题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罪过形式及探讨 | 第11-14页 |
一、 故意说 | 第11-12页 |
二、 过失说 | 第12-13页 |
三、 重大过失说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的价值评价 | 第14-17页 |
一、 赞成说 | 第14-15页 |
二、 反对说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第三人问题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恶意第三人犯罪问题 | 第17-19页 |
一、 恶意第三人的含义 | 第17页 |
二、 恶意第三人主观状态的认定 | 第17-18页 |
三、 恶意第三人的消失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善意第三人犯罪问题 | 第19-23页 |
一、 善意第三人的含义 | 第19页 |
二、 确定善意第三人的时间标准及法律后果 | 第19-23页 |
第三章 抗辩问题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反向工程与黑箱封闭 | 第23-26页 |
一、 反向工程的抗辩 | 第23-25页 |
二、 黑箱封闭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善意第三人的抗辩 | 第26-27页 |
一、 善意支付了对价的抗辩 | 第26-27页 |
二、 实质改变了自身状态的抗辩 | 第27页 |
第三节 合同抗辩 | 第27-29页 |
一、 直接允许抗辩 | 第27-28页 |
二、 间接允许抗辩 | 第28页 |
三、 从属抗辩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成立要件的抗辩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未造成重大损失的抗辩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罪数问题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法条竞合 | 第32-37页 |
一、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侵犯国家秘密的相关犯罪的法条竞合 | 第32-35页 |
二、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盗窃罪的法条竞合 | 第35-36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的法条竞合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想象竞合 | 第37-38页 |
一、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想象竞合 | 第37页 |
二、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假冒专利罪的想象竞合 | 第37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想象竞合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牵连犯 | 第38-40页 |
一、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盗窃罪的牵连 | 第38页 |
二、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法使用窃听(照)专用器材罪的牵连 | 第38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的牵连 | 第38-39页 |
四、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有关行贿罪的牵连 | 第39页 |
五、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有关受贿罪的牵连 | 第39-40页 |
六、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相关暴力犯罪的牵连 | 第40页 |
第四节 数罪并罚 | 第40-42页 |
一、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盗窃、抢劫、抢夺罪的数罪并罚 | 第40-41页 |
二、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相关行贿罪的数罪并罚 | 第41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职务侵占、贪污罪的数罪并罚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书目 | 第43-44页 |
一、 著作 | 第43页 |
二、 论文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