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 中文提要 | 第1-3页 |
| 英文提要 | 第3-5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1 对团体诉讼的基本认知 | 第6-9页 |
| ·群体诉讼模式基本介绍 | 第6-7页 |
| ·群体诉讼的历史发展 | 第7-9页 |
| 2 美国的集团诉讼 | 第9-19页 |
| ·集团诉讼的特征 | 第9-14页 |
| ·集团诉讼的适用要件 | 第14-15页 |
| ·集团诉讼与传统诉讼理论的冲突及衡平 | 第15-19页 |
| 3 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 | 第19-25页 |
| ·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特征 | 第20-22页 |
| ·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与集团诉讼的比较 | 第22-25页 |
| 4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 | 第25-29页 |
| ·对团体诉讼的基本认识 | 第25-26页 |
| ·团体诉讼的提起 | 第26-27页 |
| ·团体诉讼与集团诉讼的比较 | 第27-29页 |
| 5 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 第29-38页 |
| ·代表人诉讼的要件 | 第30-32页 |
| ·代表人诉讼的审理 | 第32-33页 |
| ·人民法院裁判效力的扩张方式 | 第33-34页 |
| ·我国代表人诉讼的特征 | 第34-38页 |
| 6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38-46页 |
| ·解决纠纷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扩大 | 第38-40页 |
| ·适用范围有待扩大 | 第40-42页 |
| ·诉讼代表的充分性要求应予以明确 | 第42-43页 |
| ·引进团体诉讼制度 | 第43-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