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阻尼器对桅杆结构风振响应的智能控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桅杆结构的风振响应 | 第9-11页 |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历史、现状与评述 | 第11-14页 |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第16-24页 |
·引言 | 第16页 |
·MR流变液 | 第16-18页 |
·MR阻尼器 | 第18-19页 |
·MR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19-21页 |
·MR阻尼器-弹簧并联体系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桅杆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 | 第24-33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增量形式的虚功原理 | 第25页 |
·UL格式的虚位移原理 | 第25-28页 |
·四节点索元离散化模型 | 第28-32页 |
·空间梁单元离散化模型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桅杆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 第33-45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桅杆结构非线性时域分析 | 第34-37页 |
·顺风向脉动风荷载模拟 | 第37-40页 |
·脉动风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 第37-38页 |
·脉动风压系数 | 第38页 |
·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 | 第38-39页 |
·风荷载的自功率与互功率谱密度函数 | 第39-40页 |
·多维脉动风荷载的随机模拟 | 第40页 |
·桅杆结构计算实例及分析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MR阻尼器对桅杆结构风振响应的半主动控制 | 第45-54页 |
·引言 | 第45页 |
·最优控制策略 | 第45-48页 |
·原理 | 第46页 |
·结构振动控制中的最优控制算法 | 第46-48页 |
·“开关-耗能”半主动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半主动控制效果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MR阻尼器对桅杆结构风振响应的模糊控制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55-57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过程 | 第57-58页 |
·模糊控制策略 | 第58-62页 |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 | 第58-59页 |
·模糊控制规则 | 第59-60页 |
·精确量与模糊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 第60-61页 |
·模糊控制离线查询表 | 第61-62页 |
·MR阻尼器对桅杆结构风振响应的模糊振动控制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