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光学模式识别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课题的来源、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2 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的原理及调制滤波技术 | 第16-47页 |
·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原理 | 第16-17页 |
·联合功率谱的调制滤波技术 | 第17-33页 |
·非线性联合变换相关器 | 第18-24页 |
·条纹调制滤波 | 第24-29页 |
·振幅调制滤波 | 第29-33页 |
·联合小波变换相关技术 | 第33-43页 |
·小波变换的定义 | 第33-35页 |
·常见的小波函数 | 第35-36页 |
·联合小波变换相关器 | 第36-43页 |
·其它类型的联合变换相关器 | 第43-47页 |
·归一化联合变换相关 | 第43-45页 |
·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图像匹配法 | 第45-46页 |
·联合击中击不中变换 | 第46-47页 |
3 位相编码畸变不变联合变换相关器的设计 | 第47-61页 |
·畸变不变相关识别技术 | 第47-51页 |
·圆谐展开法 | 第47-48页 |
·基于小波特征合成的多参考图像法 | 第48-50页 |
·综合识别函数法 | 第50-51页 |
·随机位相编码振幅调制联合变换相关识别 | 第51-54页 |
·多目标输入畸变不变识别时对随机位相模板的修正 | 第54-56页 |
·位相编码畸变不变联合变换相关的计算机模拟 | 第56-61页 |
4 应用统计方法的联合相关识别 | 第61-75页 |
·参考图象库的建立 | 第61-63页 |
·对连续拍摄图像序列的识别 | 第61页 |
·对随机图象序列的识别 | 第61-63页 |
·统计识别函数的构造 | 第63-66页 |
·统计相关识别的计算机模拟 | 第66-75页 |
5 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93页 |
·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系统中各参数的协调关系 | 第75-79页 |
·信号的方位与输入图像方位之间的关系 | 第76-77页 |
·互相关信号与零级光斑分离的条件 | 第77页 |
·探测器离焦量、输入图像间距及图象横向尺寸间的关系 | 第77-78页 |
·对谱面探测器的分辨率的要求 | 第78-79页 |
·光学实验装置 | 第79-81页 |
·液晶电视(LCTV)的原理 | 第81-83页 |
·联合功率谱(JPS)的获取与分析 | 第83-86页 |
·消除液晶电视的栅格效应的措施 | 第83-85页 |
·联合功率谱的结构 | 第85-86页 |
·实验识别结果 | 第86-92页 |
·误差分析 | 第92-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 | 第103-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