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5页 |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概述 | 第7-8页 |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构的半合成改造 | 第8-9页 |
| ·硫酸依替米星抗生素的工程背景及应用价值 | 第9-14页 |
| ·硫酸依替米星的化学结构及基本特性 | 第10-12页 |
| ·硫酸依替米星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 ·硫酸依替米星合成工艺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本课题的任务 | 第14-15页 |
| 2 1-N-乙基庆大霉素C_1a合成反应原理讨论 | 第15-22页 |
| ·N-烷基化反应 | 第15-17页 |
| ·取代型 | 第15-16页 |
| ·加成型 | 第16页 |
| ·缩合-还原型 | 第16-17页 |
| ·氨基的保护 | 第17-19页 |
| ·质子化反应和螯合反应 | 第17页 |
| ·形成N-C键 | 第17-18页 |
| ·酰基衍生物 | 第17-18页 |
| ·氨基甲酸酯型衍生物 | 第18页 |
| ·烷基和芳香基衍生物 | 第18页 |
| ·形成N=C键 | 第18页 |
| ·形成N-杂原子键 | 第18-19页 |
| ·醇羟基的保护 | 第19-20页 |
| ·醚类 | 第19页 |
| ·缩醛(酮) | 第19-20页 |
| ·羧酸和其它酸的酯 | 第20页 |
| ·奈替米星合成方法的借鉴 | 第20-22页 |
| 3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 ·3,2’,6’-三乙酰庆大霉素C_1a(P1)的合成 | 第22页 |
| ·1-N-乙基庆大霉素C_1a的合成 | 第22-23页 |
| ·硫酸依替米星原料药成品的制备 | 第23页 |
|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 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25-47页 |
| ·氨基的选择性保护 | 第25-33页 |
| ·反应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 ·溶剂效应的影响 | 第27-29页 |
| ·不同过渡金属醋酸盐对络合反应的影响 | 第29-33页 |
| ·羟基的硅烷化反应 | 第33-38页 |
| ·浓硫酸催化作用分析 | 第34-36页 |
| ·反应物质的量比分析 | 第36-38页 |
| ·N-乙基化反应 | 第38-45页 |
| ·反应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 ·亚胺的形成 | 第39-42页 |
| ·亚胺的还原 | 第42-45页 |
| ·1-N-乙基庆大霉素C_1a合成过程分离及精制工艺讨论 | 第45-47页 |
| ·目标产物及中间体的分离 | 第45-46页 |
| ·成品的干燥 | 第46-47页 |
| 5 硫酸依替米星中试工艺设计及实施 | 第47-57页 |
| ·中试工艺及设备选型基本思路 | 第47页 |
| ·中试工艺实施过程及结果 | 第47-57页 |
| 6 结论 | 第57-59页 |
| 7 致谢 | 第59-60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9 附录 | 第63-73页 |
| ·附录Ⅰ 硫酸依替米星原料药检验报告单 | 第63-64页 |
| ·附录Ⅱ 1-N-乙基庆大霉素C_1a薄层色谱图 | 第64-65页 |
| ·附录Ⅲ 硫酸依替米星样品薄层色谱图 | 第65-66页 |
| ·附录Ⅳ 高效液相色谱空白试验谱图 | 第66-67页 |
| ·附录Ⅴ 硫酸依替米星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67-68页 |
| ·附录Ⅵ 硫酸依替米星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68-69页 |
| ·附录Ⅶ 硫酸依替米星样品~1HNMR谱图 | 第69-70页 |
| ·附录Ⅷ 硫酸依替米星样品~(13)CNMR谱图 | 第70-71页 |
| ·附录Ⅸ 中试车间(精烘包)工艺布局平面图 | 第71-72页 |
| ·附录Ⅹ P1合成工艺设备流程图 | 第72-73页 |
| ·附录Ⅺ 硅烷化、乙基化及成盐工艺设备流程图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