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生态需水与生态环境 | 第11页 |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利用 | 第11-12页 |
·开展生态需水量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定义 | 第15-1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9-21页 |
3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归纳与分析 | 第21-35页 |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面积定额法 | 第21-22页 |
·间接计算方法 | 第22页 |
·彭曼法 | 第22-24页 |
·土壤含水定额法 | 第24-25页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26-32页 |
·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需水量 | 第26-28页 |
·防治河流水质污染的生态需水量 | 第28-30页 |
·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30-31页 |
·维持河流水沙平衡的需水量 | 第31页 |
·未考虑河流特定用途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维持景观、水上娱乐等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32-3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 生态需水量的基本理论探析 | 第35-43页 |
·生态需水量的内涵 | 第35-38页 |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 第35-36页 |
·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36-37页 |
·生态需水量的组成 | 第37-38页 |
·生态需水的类型 | 第38-40页 |
·生态需水量的特性 | 第40-42页 |
·可持续性 | 第40-41页 |
·动态性 | 第41页 |
·时空性 | 第41页 |
·临界性 | 第41页 |
·经济性 | 第41-42页 |
·生态需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5 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研究 | 第43-64页 |
·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的意义 | 第43页 |
·河流系统的生态功能 | 第43-44页 |
·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的内涵 | 第44-49页 |
·南方河流系统的特点 | 第45页 |
·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的概念 | 第45页 |
·南方地区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的组成 | 第45-49页 |
·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的取值标准及计算原则 | 第49-51页 |
·关于取值标准的讨论 | 第49-50页 |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原则 | 第50-51页 |
·计算方法研究 | 第51-61页 |
·植被生态需水量 | 第51-53页 |
·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53页 |
·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 | 第53-55页 |
·维持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的基流量 | 第55页 |
·维持河流水盐平衡的入海水量 | 第55-56页 |
·航运需水量 | 第56页 |
·水体景观、娱乐需水量 | 第56页 |
·河流稀释自净污染物需水量 | 第56-61页 |
·河段污染负荷预测 | 第61-63页 |
·水体自净与污水处理率相结合的生态需水量优化 | 第63-64页 |
·建摸思想 | 第63页 |
·数学模型 | 第63页 |
·求解方法 | 第63-64页 |
6 实例研究 | 第64-71页 |
·背景资料 | 第64页 |
·计算示例 | 第64-71页 |
7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