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文档管理方案研究
0 引言 | 第1-9页 |
1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管理方案概述 | 第9-14页 |
1.1 公路工程文档管理的概念 | 第9-10页 |
1.1.1 公路工程文档的定义 | 第9页 |
1.1.2 公路工程文档管理的定义 | 第9-10页 |
1.2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管理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传统的管理模式 | 第10页 |
1.2.2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3.1 国内外档案界对文档管理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外公路工程项目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 | 第13页 |
1.3.3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文档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4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管理方案的构建方法 | 第14页 |
2 公路工程施工文档管理方案的构建 | 第14-22页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4-16页 |
2.1.1 文档利用者 | 第14-15页 |
2.1.2 文档生成者 | 第15页 |
2.1.3 档案管理者 | 第15页 |
2.1.4 文档管理者 | 第15-16页 |
2.1.5 文档检查者 | 第16页 |
2.1.6 系统维护者 | 第16页 |
2.2 方案目标分析 | 第16-18页 |
2.2.1 具有快捷的可查阅性 | 第16页 |
2.2.2 具有可靠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 第16-17页 |
2.2.3 实现文档管理的计划性与实时性 | 第17页 |
2.2.4 优良的自动功能 | 第17页 |
2.2.5 高效的扫描录入功能 | 第17页 |
2.2.6 良好的兼容性 | 第17-18页 |
2.2.7 周全的提醒功能 | 第18页 |
2.2.8 全面的适应性 | 第18页 |
2.3 方案的构建 | 第18-22页 |
2.3.1 工作模式的确定 | 第18-19页 |
2.3.2 方案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3 网络平台方案 | 第20-22页 |
2.4 本方案应解决的技术问题 | 第22页 |
3 文档生成与自动组卷的实现 | 第22-31页 |
3.1 文档生成系统概述 | 第22-23页 |
3.1.1 施工文档生成手段现状 | 第22-23页 |
3.1.2 施工文档生成工作的简化 | 第23页 |
3.1.3 施工文档生成系统设计的基点 | 第23页 |
3.2 施工文档的编码 | 第23-27页 |
3.2.1 编码规则 | 第23-26页 |
3.2.2 编码的生成 | 第26-27页 |
3.3 文档自动组卷的实现 | 第27-31页 |
3.3.1 自动组卷的工作内容 | 第27页 |
3.3.2 文档的自动拆分 | 第27-28页 |
3.3.3 卷内目录的自动生成 | 第28-29页 |
3.3.4 不同文档的处理 | 第29-31页 |
4 文档的计划与动态管理 | 第31-37页 |
4.1 文档的计划管理 | 第31-34页 |
4.1.1 文档页数的预估 | 第31-32页 |
4.1.2 工程文档预组卷 | 第32-34页 |
4.1.3 工程文档的计划管理 | 第34页 |
4.2 文档的动态管理 | 第34-37页 |
4.2.1 文档管理的统计信息 | 第34-36页 |
4.2.2 工程文档内容的浏览 | 第36-37页 |
5 文件签认手段的数字化 | 第37-38页 |
5.1 电子签名的定义及其法律效力 | 第37页 |
5.2 电子签名的技术方式 | 第37页 |
5.3 电子签名的优越性 | 第37-38页 |
6 工程文档的安全管理 | 第38-42页 |
6.1 工程文档的安全性问题 | 第38页 |
6.1.1 工程文档的原始性 | 第38页 |
6.1.2 工程文档的保密性 | 第38页 |
6.1.3 防止工程文档损毁 | 第38页 |
6.2 工程文档原始性的保证措施 | 第38-39页 |
6.2.1 便携文件格式(PDF)简介 | 第38-39页 |
6.2.2 PDF的优越性 | 第39页 |
6.2.3 PDF在工程施工文档管理中的应用 | 第39页 |
6.3 工程文档保密性的安全措施 | 第39-42页 |
6.3.1 工程文档管理中人员权限的管理 | 第39-40页 |
6.3.2 工程文档管理中人员身份的识别 | 第40-42页 |
6.4 防止工程文档损毁的保证措施 | 第42页 |
6.4.1 常规的防灾措施 | 第42页 |
6.4.2 电子文档的备份 | 第42页 |
6.4.3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 第42页 |
7 方案的实施策略 | 第42-44页 |
7.1 构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 第42-43页 |
7.2 建立法规保障体系 | 第43页 |
7.3 加强人员的培训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