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金属光学天线的模拟与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光学天线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光学天线的理论进展 | 第10-11页 |
·光学天线制备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光学天线的发展动态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光学天线理论 | 第15-27页 |
·传统天线理论 | 第15-19页 |
·辐射场 | 第16-17页 |
·偶极天线的性质 | 第17-19页 |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 第19-23页 |
·等离子体 | 第20页 |
·金属与电磁场的作用 | 第20-23页 |
·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激元共振 | 第23页 |
·光学天线 | 第23-26页 |
·光学天线的结构 | 第24-25页 |
·光学天线的应用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27-35页 |
·YEE 元胞简介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离散 | 第27-29页 |
·全场/散射场 | 第29-32页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数值稳定性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金属纳米光学天线对电磁场的增强 | 第35-49页 |
·金属在数值模拟中的处理 | 第35-39页 |
·模拟空间的参数装置 | 第39-40页 |
·金属散射系统对电磁场的增强结果 | 第40-46页 |
·情形一 | 第41-43页 |
·情形二 | 第43-44页 |
·情形三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