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话论文--电话线路、电话网论文

UESTC IPG-2000A IP电话网关的设计和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VoIP技术发展动态第8页
   ·课题来源第8-9页
   ·课题任务及论文结构第9-11页
     ·课题任务第9页
     ·论文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H.323协议第11-25页
   ·H.323协议概况第11-13页
     ·H.323的设计原则及发展第11-12页
     ·H.323协议栈结构第12-13页
   ·IP电话中的H.323协议第13-16页
     ·音频编码G系列标准第13页
     ·H.225.0协议第13-15页
     ·H.245协议第15-16页
     ·RTP/RTCP协议第16页
   ·H.323的系统结构第16-22页
     ·系统组成第16-17页
     ·系统区域第17-18页
     ·H.323体系各部件功能第18-22页
   ·H.323的呼叫过程第22-25页
     ·呼叫建立第22-23页
     ·初始化通信和能力集交换第23页
     ·建立音频/视频通信第23-24页
     ·呼叫服务第24页
     ·呼叫终止第24-25页
第三章 VoIP其它相关协议第25-37页
   ·SIP协议第25-27页
   ·MGCP第27-29页
   ·H.248/MEGACO第29-30页
   ·软交换技术第30-34页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第30-32页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第32-33页
     ·软交换的主要协议第33页
     ·软交换的应用第33-34页
   ·H.323与其它VoIP协议的比较第34-37页
     ·H.323和SIP协议第34-35页
     ·H.323与MGCP、MEGACO/H.248和软交换技术第35-37页
第四章 开发平台分析第37-48页
   ·DM3/IPLink平台的功能及结构第37-40页
     ·DM3平台第37-38页
     ·IPLink平台第38-40页
   ·DM3/IPLink平台的编程接口第40-44页
     ·DM3直接接口(DM3 Direct Interface)第40-41页
     ·I/O完成端口(I/O Completion Port)第41-42页
     ·NSM(Native Synchronization Method)事件通知机制第42-44页
   ·DM3/IPLink平台的编程模式及数据通信第44-48页
     ·异步单线程的编程模式第44-46页
     ·数据通信方式第46-48页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48-57页
   ·网关系统需求第48-49页
   ·网关系统设计目标第49页
     ·需要满足的技术规范第49页
     ·网关设备主要性能指标第49页
   ·开发环境介绍第49-51页
     ·硬件环境第50页
     ·软件环境第50-51页
   ·网关软件总体结构第51-57页
     ·网关业务模块第52-53页
     ·网管模块第53-55页
     ·数据库系统第55页
     ·网关系统的典型应用方案第55-57页
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7-69页
   ·静态配置、动态配置以及监控报告第58-59页
   ·呼叫控制与处理第59-64页
     ·状态变迁的表示方法第59-60页
     ·状态机状态定义及转换第60-61页
     ·呼叫业务及状态机第61-63页
     ·状态机的实现第63-64页
   ·网管代理第64-67页
   ·数据库及数据库访问接口第67-69页
第七章 系统测试第69-75页
   ·功能测试第69-71页
   ·性能测试第71-72页
   ·呼叫流程测试第72页
   ·互通性测试第72-75页
结束语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个人简历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bjectARX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知识管理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