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小区邻里交往空间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邻里交往的重要 | 第8-9页 |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的基础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工作框架 | 第12-1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工作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依据 | 第15-23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邻里 | 第15-16页 |
·交往 | 第16-17页 |
·邻里交往空间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依据 | 第17-22页 |
·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实例研究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住区邻里交往行为及空间特征分析 | 第23-36页 |
·交往行为特征 | 第23-28页 |
·交往行为的多样性 | 第23-25页 |
·不同人群的邻里交往行为特征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交往空间特征 | 第28-33页 |
·空间功能的多重复合 | 第28-29页 |
·空间的领域性 | 第29-31页 |
·空间的层次性 | 第31-33页 |
·邻里空间的层次划分 | 第33-36页 |
第四章 邻里中心交往空间研究 | 第36-63页 |
·邻里空间的范围界定 | 第36-38页 |
·调研实例的选择 | 第38-39页 |
·邻里中心交往空间的界定 | 第39页 |
·邻里中心交往空间实例调研 | 第39-50页 |
·锦西花园院落空间调研 | 第39-44页 |
·交桂一巷住宅小区院落空间调研 | 第44-46页 |
·锦西名苑住宅小区二楼平台院落空间调研 | 第46-48页 |
·智能4期住宅小区院落空间调研 | 第48-50页 |
·实例调研小结 | 第50-54页 |
·影响邻里交往的物质因素 | 第50-53页 |
·影响邻里交往的非物质因素 | 第53-54页 |
·邻里中心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 第54-63页 |
·安全舒适的邻里道路设计 | 第54-59页 |
·实用多样的邻里绿化场地设计 | 第59-61页 |
·完善的相关设施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研究 | 第63-82页 |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的界定 | 第63页 |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实例调研 | 第63-76页 |
·交桂一巷住宅小区某单元入口空间调研 | 第63-65页 |
·交桂一巷住宅小区入口三叉路口节点空间调研 | 第65-67页 |
·锦西名苑住宅小区某单元入口空间调研 | 第67-69页 |
·智能4期架空层空间调研 | 第69-70页 |
·智能8期中庭空间调研 | 第70-73页 |
·各类楼梯间出入口空间调研 | 第73-75页 |
·宅前花园绿地调研 | 第75-76页 |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建议 | 第76-82页 |
·宅前交往节点设计 | 第76-78页 |
·宅前花园绿地设计 | 第78-79页 |
·宅前出入口设计 | 第79-82页 |
第六章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研究 | 第82-97页 |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的界定 | 第82页 |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实例调研 | 第82-88页 |
·单元式住宅楼梯间调研 | 第82-84页 |
·外廊式住宅走廊、平台空间调研 | 第84-88页 |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建议 | 第88-97页 |
·丰富的空间设计 | 第88-95页 |
·精心的细部设计 | 第95-97页 |
结语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附录1 居住区交往空间调查表 | 第102-104页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 | 第104-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