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管理机制研究
绪论 | 第1-30页 |
第一章 公务员分类管理机制 | 第30-50页 |
一、 对分类管理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30-38页 |
(一) 人事分类的概念 | 第30-31页 |
(二) 人事分类的原则 | 第31-32页 |
(三) 人事分类的类型 | 第32-38页 |
二、 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38-45页 |
(一) 分类的特色 | 第38-41页 |
(二) 分类的操作 | 第41-44页 |
(三) 分类的缺欠 | 第44-45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机制的思考 | 第45-50页 |
(一) 实行政事分类 | 第45-47页 |
(二) 实行“官”“员”分类 | 第47页 |
(三) 建立分类转任制度 | 第47-48页 |
(四) 建立分类配套法规 | 第48-50页 |
第二章 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 | 第50-73页 |
一、 对竞争激励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50-60页 |
(一) 竞争激励的意蕴与功能 | 第50-52页 |
(二) 竞争激励的理论依据 | 第52-54页 |
(三) 竞争激励的基本原则 | 第54-60页 |
二、 中国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60-64页 |
(一) 正向效果 | 第60-61页 |
(二) 问题及原因 | 第61-64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的构想 | 第64-73页 |
(一) 扩大竞争范围 | 第64-65页 |
(二) 完善竞争规则 | 第65-66页 |
(三) 规范竞争运作 | 第66-69页 |
(四) 营造竞争氛围 | 第69-71页 |
(五) 强化竞争监督 | 第71-73页 |
第三章 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 | 第73-86页 |
一、 对新陈代谢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73-78页 |
(一) 新陈代谢的涵义解析 | 第73-75页 |
(二) 新陈代谢的决定因素 | 第75-78页 |
二、 中国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78-81页 |
(一) 历史回眸 | 第78-79页 |
(二) 现状管窥 | 第79-81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的途径 | 第81-86页 |
(一) 健全退休代谢机制 | 第81页 |
(二) 健全任期代谢机制 | 第81-82页 |
(三) 健全竞争淘汰机制 | 第82页 |
(四) 健全评议淘汰机制 | 第82-83页 |
(五) 健全交流更新机制 | 第83-85页 |
(六) 健全知识更新机制 | 第85-86页 |
第四章 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 | 第86-105页 |
一、 对考核评价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86-91页 |
(一) 考核评价的界定及特征 | 第86-88页 |
(二) 考核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88-90页 |
(三) 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 | 第90-91页 |
二、 中国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91-96页 |
(一) 考核评价的沿革 | 第91-93页 |
(二) 考核评价的弱效及原因 | 第93-96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言 | 第96-105页 |
(一) 细化规范评价内容 | 第96-98页 |
(二) 确定客观评价标准 | 第98-99页 |
(三) 完善科学评价方法 | 第99-100页 |
(四) 增设考核评价等次 | 第100-102页 |
(五) 健全民主评议机制 | 第102-105页 |
第五章 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 | 第105-124页 |
一、 对权益保障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105-111页 |
(一) 权益保障机制的界说 | 第105-106页 |
(二) 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106-108页 |
(三) 权益保障机制的功能 | 第108-111页 |
二、 中国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111-116页 |
(一) 标准工资保障水平偏低 | 第111-113页 |
(二) 工资系列缺乏分类 | 第113-114页 |
(三) 福利补贴执行混乱 | 第114-115页 |
(四) 退休保障管理落后 | 第115-116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议 | 第116-124页 |
(一) 建立分类工资机制 | 第117-120页 |
(二) 规范地方工资机制 | 第120页 |
(三) 调整福利补贴机制 | 第120-122页 |
(四) 推行社会养老机制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公务员监督机制 | 第124-140页 |
一、 对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理解及阐释 | 第124-129页 |
(一) 公务员监督的含蕴及特点 | 第124-126页 |
(二) 公务员监督的理论依据 | 第126-127页 |
(三) 公务员监督的作用 | 第127-129页 |
二、 中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129-133页 |
(一) 行政主要领导“脱监” | 第129-131页 |
(二) 行政权力运行“虚监” | 第131-132页 |
(三) 行政系统内部互监较软 | 第132页 |
(四) 人民群众监督缺少保障 | 第132-133页 |
三、 完善中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抉择 | 第133-140页 |
(一) 确立新的监督理念 | 第133-134页 |
(二) 规范分权监督机制 | 第134-135页 |
(三) 健全源头监督机制 | 第135-137页 |
(四) 建立维权监督机制 | 第137-138页 |
(五) 完善法规监督机制 | 第138-140页 |
结语 | 第140-1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4-148页 |
后记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