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抗战漫画运动兴起的动因 | 第8-13页 |
(一) 抗日救亡的时代主旋律是漫画运动兴起的最根本动因 | 第8-9页 |
(二) 受20世纪以来的美术救国思潮的影响,中国漫画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 第9-11页 |
(三) 漫画是向大众宣传的利器,是最适合抗战宣传的工具之一 | 第11-12页 |
(四)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文化专制的暂时放松 | 第12-13页 |
二、 抗战漫画运动综述 | 第13-23页 |
(一) 运动的内容与形式 | 第13-18页 |
(二) 在国统区 | 第18-21页 |
(三) 在解放区 | 第21-23页 |
三、 抗战漫画创作的理论探讨 | 第23-28页 |
(一) 漫画“大众化”的问题 | 第24-26页 |
(二) 漫画的“公式化”问题 | 第26-28页 |
四、 抗战漫画运动的特点 | 第28-34页 |
(一) 以幽默与讽刺进行战斗 | 第28-30页 |
(二) 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 第30-31页 |
(三) 形式多样机动灵活 | 第31-32页 |
(四) 与抗战木刻运动携手合作 | 第32-34页 |
五、 对抗战漫画运动的几点认识 | 第34-40页 |
(一) 抗战漫画运动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 | 第34-36页 |
(二) 抗战漫画运动促进了漫画艺术自身的发展 | 第36-39页 |
(三) 抗战漫画运动的历史启示——艺术要与时代的主旋律紧密结合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4页 |
参考书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