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6-9页 |
1.2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界定 | 第9-18页 |
1.3 委托——代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委托——代理模型 | 第19-36页 |
2.1 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理模型 | 第19-22页 |
2.2 委托人与代理人博弈分析 | 第22-24页 |
2.3 不对称信息博弈中的委托人对策 | 第24-28页 |
2.4 委托——代理效应分析 | 第28-36页 |
第三章 激励 | 第36-46页 |
3.1 激励与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3.2 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 | 第37-42页 |
3.3 激励方式 | 第42-46页 |
第四章 监督机制 | 第46-56页 |
4.1 国有企业监督 | 第46-48页 |
4.2 委托——代理监控模型 | 第48-53页 |
4.3 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不足产生的原因 | 第53-56页 |
第五章 企业绩效评价与选任机制 | 第56-66页 |
5.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 | 第56-58页 |
5.2 绩效评价的指标 | 第58-64页 |
5.3 选任机制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