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1.1 并行计算机的发展 | 第9-12页 |
1.2 并行计算软件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1 并行编程模型 | 第12-13页 |
1.2.2 并行计算模型和并行算法 | 第13-14页 |
1.3 异构系统并行计算的现状 | 第14-16页 |
1.4 异构系统间并行虚拟机器XVM的提出 | 第16-17页 |
第2章 消息传递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第17-26页 |
2.1 消息传递系统 | 第17-19页 |
2.1.1 消息传递通信方式 | 第17-19页 |
2.1.2 消息发送和接收方式 | 第19页 |
2.1.3 进程寻址 | 第19页 |
2.2 高速网络 | 第19-21页 |
2.3 轻量级消息 | 第21-23页 |
2.3.1 内核级系统 | 第21-22页 |
2.3.2 用户级系统 | 第22-23页 |
2.4 任务调度和负载平衡 | 第23-26页 |
2.4.1 任务调度 | 第23-24页 |
2.4.2 负载平衡 | 第24-26页 |
第3章 PVM系统的分析 | 第26-38页 |
3.1 PVM的组成 | 第26-29页 |
3.1.1 console | 第27页 |
3.1.2 PVMdaemon和libpvm3.a | 第27-28页 |
3.1.3 pvmgs和libgpvm3.a | 第28-29页 |
3.2 PVM环境的构造 | 第29-31页 |
3.2.1 PVM的配置和初始化 | 第29-30页 |
3.2.2 处理机启动 | 第30-31页 |
3.3 监护进程Pvmd的实现 | 第31-33页 |
3.3.1 PVM监护进程Pvmd | 第31页 |
3.3.2 Pvmd与Pvmd的通信 | 第31-32页 |
3.3.3 任务派生和任务状态查询 | 第32-33页 |
3.3.4 PVM任务的初始化 | 第33页 |
3.4 PVM消息处理 | 第33-35页 |
3.4.1 消息和报文结构 | 第33-34页 |
3.4.2 任务消息处理 | 第34-35页 |
3.5 PVM消息机制 | 第35-38页 |
3.5.1 消息打/解包 | 第35-36页 |
3.5.2 消息缓冲区 | 第36-37页 |
3.5.3 消息路由与收发 | 第37-38页 |
第4章 Java语言及其对并行的支持 | 第38-43页 |
4.1 Java的特点 | 第38-39页 |
4.2 平台无关性 | 第39-40页 |
4.3 Java多线程机制对并行的支持 | 第40-43页 |
第5章 XV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67页 |
5.1 XVM设计思想 | 第43-48页 |
5.1.1 系统目标 | 第43-44页 |
5.1.2 系统设计的一些技术考虑 | 第44-46页 |
5.1.3 功能设计 | 第46-48页 |
5.2 XVM的实现 | 第48-67页 |
5.2.1 环境构造类 | 第48-53页 |
5.2.2 守护进程 | 第53-58页 |
5.2.3 控制台 | 第58-59页 |
5.2.4 通信管理 | 第59-62页 |
5.2.5 消息管理 | 第62-67页 |
第6章 XVM环境建立与测试 | 第67-76页 |
6.1 DNS配置 | 第67-71页 |
6.1.1 Linux系统中的DNS服务器配置 | 第68-71页 |
6.1.2 Windows2000 Server中DNS的配置 | 第71页 |
6.2 JVM安装 | 第71-72页 |
6.3 XVM安装和运行 | 第72-73页 |
6.4 测试程序 | 第73-76页 |
结束语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