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客运应用收益管理的条件及策略
引言 | 第1-10页 |
1 概述 | 第10-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1.1.1 中国民航客运市场 | 第10-11页 |
1.1.2 中国民航客运机票 | 第11-16页 |
1.2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论文目的和框架 | 第19-21页 |
2 收益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1-25页 |
2.1.1 民航客运业的特征 | 第21-23页 |
2.1.2 收益管理的产生 | 第23-24页 |
2.1.3 收益管理的组成 | 第24-25页 |
2.2 基本工具 | 第25-26页 |
2.3 基本方法 | 第26-28页 |
3 国外应用收益管理的条件 | 第28-37页 |
3.1 放松管制是前提条件 | 第28-31页 |
3.2 市场条件 | 第31-33页 |
3.3 规模条件 | 第33-35页 |
3.4 企业内部条件 | 第35-37页 |
4 中国民航客运应用收益管理的条件 | 第37-48页 |
4.1 民航企业的体制改革 | 第37-39页 |
4.1.1 宏观调控机制 | 第38-39页 |
4.1.2 市场调控机制 | 第39页 |
4.2 市场可分性 | 第39-42页 |
4.3 航空公司重组 | 第42-45页 |
4.3.1 重组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4.3.2 重组的实现手段 | 第44-45页 |
4.4 企业内部条件建设 | 第45-48页 |
5 中国民航客运应用收益管理的策略 | 第48-56页 |
5.1 差别定价策略 | 第48-51页 |
5.1.1 客运机票需求弹性分析 | 第48-50页 |
5.1.2 差别定价的实施 | 第50-51页 |
5.2 舱位控制策略 | 第51-54页 |
5.2.1 多等级舱位 | 第51-52页 |
5.2.2 期望边际座位收入(EMSR)模型 | 第52-54页 |
5.3 超额预订方法 | 第54-56页 |
5.3.1 超订的动态管理 | 第54页 |
5.3.2 超订的解决办法 | 第54-56页 |
6 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