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涡旋压缩机振动信号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小波去噪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包络解调分析法的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变频涡旋压缩机振动特征 | 第18-28页 |
·涡旋压缩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涡旋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涡旋压缩机的振动产生机理及振动特性 | 第20-25页 |
·涡旋压缩机的振动机理 | 第20-22页 |
·涡旋压缩机的振动特性 | 第22-25页 |
·涡旋压缩机常见振动分析 | 第25-26页 |
·涡旋压缩机的旋转失速 | 第25-26页 |
·涡旋压缩机的气流脉动 | 第26页 |
·涡旋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 | 第26-27页 |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第3章 小波包阈值去噪算法研究 | 第28-46页 |
·多分辨率分析与二尺度方程 | 第28-31页 |
·多分辨分析(MRA) | 第28-30页 |
·二尺度差分方程 | 第30-31页 |
·小波包去噪的基本原理 | 第31-35页 |
·小波包的定义与性质 | 第31-33页 |
·小波包的子空间分解及重构 | 第33-34页 |
·小波包阈值去噪方法 | 第34-35页 |
·阈值函数的选取 | 第35-39页 |
·硬阈值与软阈值处理函数 | 第35-36页 |
·软、硬阈值折衷法 | 第36-37页 |
·模平方阈值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改进阈值函数方法 | 第38-39页 |
·阈值量化处理 | 第39-41页 |
·sqtwolog 规则 | 第40页 |
·rigrsure 规则 | 第40页 |
·heursure 规则 | 第40-41页 |
·mimimaxi 规则 | 第41页 |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41-45页 |
·消噪效果的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不同阈值函数下的去噪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阈值规则的去噪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EMD 包络算法研究 | 第46-56页 |
·HILBERT 解调原理 | 第46-48页 |
·经验模式分解(EMD)原理 | 第48-53页 |
·固有模式函数 | 第48-50页 |
·EMD 方法的分解过程 | 第50-53页 |
·HILBERT 谱和 HILBERT 边际谱 | 第53-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5章 压缩机振动信号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71页 |
·压缩机实验平台 | 第56-57页 |
·振动信号的小波包分析 | 第57-61页 |
·信号的小波包分解及分解系数 | 第57-58页 |
·信号的小波包重构及重构系数 | 第58-59页 |
·最优小波包树的选取 | 第59-60页 |
·改进小波包阈值函数的 M文件生成 | 第60-61页 |
·EMD 分析 | 第61-65页 |
·含噪信号的 EMD 分析 | 第61-63页 |
·去噪信号的 EMD 分析 | 第63-65页 |
·压缩机故障信号分析 | 第65-69页 |
·不平衡故障 | 第65-67页 |
·旋转失速 | 第67-69页 |
·本章小节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 B 不同阈值函数去噪程序 | 第79-85页 |
附录 C 不同阈值去噪程序 | 第85-86页 |
附录 D 小波包分解及分解系数 | 第86-87页 |
附录 E 小波包重构及重构系数 | 第87-88页 |
附录 F 去噪和 EMD 分解程序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