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缩写词表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一、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 第14-24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 标本收集及处理 | 第14-15页 |
(三)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第15页 |
(四) 实验室方法 | 第15-22页 |
1.血清学检测 | 第16页 |
2.HBV DNA斑点杂交和定量检测方法 | 第16-19页 |
3.PBMC斑点杂交 | 第19页 |
4.免疫组化 | 第19-21页 |
5.原位杂交 | 第21-22页 |
(五) HBV宫内感染定义 | 第22页 |
(六) 胎盘及其各类细胞HBV感染的判断方法 | 第22页 |
(七) 统计学方法 | 第22-24页 |
二、结果 | 第24-64页 |
第一部分 孕早期孕妇及其胎盘HBV感染状况研究 | 第24-30页 |
(一) 流行病学调查 | 第24页 |
(二) 血清学检测 | 第24-25页 |
(三)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 | 第25-30页 |
第二部分 孕中期孕妇及其胎盘和胎儿HBV感染状况及其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 第30-41页 |
(一) 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 第30页 |
(二) 胎盘HBV感染情况 | 第30-36页 |
1.免疫组化 | 第30-34页 |
2.原位杂交 | 第34-36页 |
(三) 孕中期引产胎儿肝、脾、肾和睾丸或卵巢HBV感染情况 | 第36-41页 |
第三部分 足月分娩孕妇、胎盘和新生儿HBV感染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 第41-64页 |
(一) 流行病学调查 | 第41-44页 |
(二) 血清学检测及HBV DNA定量分析 | 第44-46页 |
(三) 胎盘HBV感染状况 | 第46-58页 |
1.免疫组化 | 第46-52页 |
2.原位杂交 | 第52-54页 |
3.综合分析 | 第54-58页 |
(四) 胎盘HBV感染与其新生儿发生宫内传播的关系 | 第58-59页 |
1.胎盘HBV感染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 | 第58页 |
2.胎盘不同类型细胞HBV感染与宫内传播的关系 | 第58-59页 |
(五) 胎盘HBV感染和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59-64页 |
1.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2.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62-64页 |
三、讨论 | 第64-75页 |
(一) 胎盘形成及发育过程 | 第64-66页 |
(二)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 第66页 |
(三) 胎盘HBV感染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 第66-68页 |
(四) 胎盘HBV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 第68-70页 |
(五)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途径 | 第70-71页 |
(六)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可能时间 | 第71-72页 |
(七) 胎盘感染和宫内感染的预防策略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综述 | 第82-102页 |
个人简历及博士生期间论著发表情况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