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伺服系统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机电耦合分析及其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3-15页 |
2 机电系统耦合形式及分析方法 | 第15-27页 |
·引言 | 第15页 |
·复杂机电系统的耦合形式 | 第15-16页 |
·机电耦合分析的过程 | 第16-20页 |
·机电系统基本元件的方程 | 第17-19页 |
·机电系统基本回路的方程 | 第19-20页 |
·机电系统耦合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20-24页 |
·建立系统运动方程的方法 | 第20-21页 |
·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 | 第21-24页 |
·机电耦合系统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4-26页 |
·传递函数法 | 第24页 |
·状态空间法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机电耦合实验台的设计 | 第27-40页 |
·伺服电机的选择 | 第27-29页 |
·伺服系统的分类 | 第27-28页 |
·交流伺服电机的确定 | 第28-29页 |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29-30页 |
·位移检测元件的选定 | 第30-34页 |
·旋转变压器 | 第30-31页 |
·感应同步器 | 第31页 |
·光电编码器 | 第31-32页 |
·光栅传感器 | 第32-34页 |
·位移传感器的选定 | 第34页 |
·精密传动系统及负载的确定 | 第34-36页 |
·实验台系统硬件的组成 | 第36-37页 |
·数据采集、处理部分的设计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传动系统和交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0-48页 |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40-45页 |
·定轴传动机构的模型 | 第40-41页 |
·齿轮传动机构的模型 | 第41-42页 |
·丝杆螺母机构的模型 | 第42-43页 |
·不能忽略阻尼时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伺服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5 机电耦合仿真分析 | 第48-62页 |
·PMSM 的数学模型的变换 | 第48-52页 |
·PMSM 在两相静坐标系(α- β)下的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PMSM 在二相旋转坐标系(d - q )下的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分析 | 第52-59页 |
·MATLAB 软件简介 | 第52-53页 |
·交流伺服电机的状态方程及控制框图 | 第53-54页 |
·交流伺服电机的仿真分析 | 第54-57页 |
·传动系统的仿真 | 第57-59页 |
·机电耦合模型的仿真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