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辩护的实现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有效辩护的基础理论 | 第11-16页 |
(一) 有效辩护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 有效辩护在国际准则中的体现 | 第12-14页 |
(三) 有效辩护的意义 | 第14-16页 |
1.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 | 第14页 |
2.推进控辩式诉讼模式的完善 | 第14-15页 |
3.促进律师及律师行业的良性发展 | 第15-16页 |
二、辩护主体的选择机制 | 第16-30页 |
(一) 律师的性质 | 第16-17页 |
(二) 律师垄断刑事辩护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1.其他辩护主体的先天性缺陷 | 第17-19页 |
2.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优势 | 第19-20页 |
3.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0-21页 |
(三) 律师垄断刑事辩护的制度保障 | 第21-30页 |
1.律师人力资源保障 | 第21-24页 |
2.律师参与意愿保障 | 第24-25页 |
3.律师合格能力保障 | 第25-27页 |
4.律师人身权益保障 | 第27-30页 |
三、辩护资源的充分获取机制 | 第30-40页 |
(一) 律师个人调查取证 | 第31-34页 |
1.明确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 第31-33页 |
2.强调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配合义务 | 第33-34页 |
(二) 律师申请获取辩护资源 | 第34-35页 |
1.相关法律规定 | 第34-35页 |
2.法律规定的缺陷 | 第35页 |
3.相应的完善措施 | 第35页 |
(三) 律师阅卷权的保障 | 第35-39页 |
1.现行规定及其缺陷 | 第36-37页 |
2.相应完善措施 | 第37-39页 |
(四)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1.证人出庭作证现状 | 第39页 |
2.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3.完善措施 | 第40页 |
四、辩护意见采纳机制研究 | 第40-45页 |
(一) 弱化法官庭前预断,确保法官审判中立 | 第41-42页 |
1.借鉴起诉状一本主义,弱化法官庭前预断 | 第41-42页 |
2.限制法官庭外调查权,实现法官审判中立 | 第42页 |
(二) 保障律师平等参与,实现律师充分辩论 | 第42-44页 |
(三) 说理性裁判文书的形成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