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违约率可变条件下的CreditRisk+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20页
     ·国外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第14-15页
     ·国内外对各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研究第15-17页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选择的研究第17-18页
     ·CreditRisk+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第18-19页
     ·评述第19-20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体系第20-23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主要内容第20-21页
     ·框架体系第21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21-23页
第2章 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及一致性公理第23-33页
   ·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3-29页
     ·违约率可变条件下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框架第23-24页
     ·违约率可变条件下CreditRisk+模型计算损失分布的步骤第24-29页
   ·VaR 和ES 的定义及组合风险度量的一致性公理第29-31页
     ·VaR 和 ES 的定义第29-30页
     ·组合风险度量的一致性公理第30-31页
   ·单因素模型第31-33页
第3章 CREDITRISK+模型的存在的缺陷及拓展第33-41页
   ·CREDITRISK+模型存在的缺陷第33-36页
     ·暴露近似划分频带对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第33页
     ·Panjer 循环递归方法对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第33-35页
     ·VaR 在组合风险度量中的非一致性分析及危害第35-36页
   ·CREDITRISK+模型的修正第36-41页
     ·加权平均方法划分频带第36-37页
     ·鞍点逼近法在CreditRisk+模型中的应用第37-38页
     ·用广义 ES 替代 VaR 修正CreditRisk+模型第38-41页
第4章 应用CREDITRISK+模型对贷款组合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1-55页
   ·样本数据的选取第41-42页
   ·模型所需参数的估计第42-45页
     ·违约率的估计第42-43页
     ·违约损失率的估计第43页
     ·模型所需其他参数的计算第43-45页
     ·贷款暴露和频带划分的处理第45页
   ·应用原模型对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5-49页
     ·K=2 且n=300 时组合违约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5-47页
     ·K=3 且n=800 时组合违约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7-49页
   ·应用修正后模型对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9-52页
     ·k=2 且n=300 时组合损失分布的计算第49-52页
     ·k=3 且n=800 时组合损失分布的计算第52页
   ·应用其他方法对贷款组合损失分布的计算第52-55页
     ·鞍点逼近法计算300 笔贷款组合损失分布第52-53页
     ·加权平均频带划分方法计算800 笔贷款组合损失分布第53-55页
第5章 CREDITRISK+模型计量结果的比较及应用分析第55-66页
   ·多种方法计量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对比分析第55-60页
     ·单因素模型计算组合的非预期损失第55-56页
     ·两种贷款组合计量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6-60页
   ·违约率可变条件下CREDITRISK+模型的应用分析第60-66页
     ·各类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完善第61-62页
     ·利用CreditRisk+模型完善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方法第62-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违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