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外部设备论文--接口装置、插件论文

虚拟机下的I/O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虚拟机I/O子系统发展现状第11-15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论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当前虚拟机I/O子系统分析第17-25页
   ·split I/O框架分析及性能评测第17-20页
     ·split I/O模型第17-18页
     ·split I/O模型性能评测分析第18-20页
   ·direct I/O框架分析及性能评测第20-22页
     ·direct I/O模型第20-21页
     ·direct I/O模型性能评测分析第21-22页
   ·passthrough I/O模型第22-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虚拟I/O子系统性能优化策略第25-39页
   ·向下迁移方法第25-27页
     ·向下迁移模型设计第25-27页
     ·模型分析第27页
   ·旁路方法第27-32页
     ·旁路方法模型设计第27-32页
     ·模型分析第32页
   ·设备驱动域第32-38页
     ·设备驱动域模型设计第32-38页
     ·模型分析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网卡设备驱动域下设备聚合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第39-67页
   ·概况第39页
   ·Linux下设备绑定技术第39-41页
   ·设备聚合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第41-58页
     ·网卡设备聚合设计第41-44页
     ·域间数据传递若干关键技术第44-49页
     ·网卡设备聚合实现第49-58页
   ·设备聚合模型下的资源管理技术第58-66页
     ·网卡资源细粒度划分策略第59-63页
     ·网卡设备资源分配的QoS保障技术第63-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性能评测第67-73页
   ·ftp性能测试第67页
   ·Netperf第三方软件性能测试第67-72页
     ·测试批量(bulk)网络流量的性能第68-69页
     ·测试请求/应答(request/response)网络流量的性能第69-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工作总结第73页
   ·研究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容错实时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调度技术研究
下一篇:一种软硬结合的预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