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 第11-12页 |
·通过与经济腹地的良性互动,保税区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 第12-13页 |
·加入WTO 将缩小保税区与非保税区的政策落差 | 第13-14页 |
·保税区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经济特区的巨大挑战和竞争 | 第14-15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6-20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 第20-37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7页 |
·自由贸易区 | 第20-22页 |
·保税区 | 第22-27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4页 |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区位理论 | 第28-29页 |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第29-31页 |
·中心地理论 | 第31-32页 |
·制度创新理论 | 第32页 |
·港口和腹地关系理论 | 第32-33页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33-3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国内关于保税区的研究 | 第35-37页 |
3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与功能演化 | 第37-53页 |
·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37-41页 |
·中国保税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 第38-39页 |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阶段 | 第39-40页 |
·中国保税区的主要特征 | 第40-41页 |
·中国保税区的功能演化及其机理分析 | 第41-52页 |
·中国保税区的功能演化 | 第41-49页 |
·中国保税区功能演化的机理分析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中国保税区的空间演化规律分析 | 第53-65页 |
·保税区的空间分布现状 | 第53-58页 |
·中国保税区都位于沿海开放地区 | 第53-55页 |
·中国保税区大都位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 第55-56页 |
·中国保税区均依托港口设立 | 第56-57页 |
·我国保税区的其他区位优势分析 | 第57-58页 |
·保税区的空间演化规律 | 第58-64页 |
·影响保税区空间演化的主要因素 | 第58-61页 |
·保税区的空间演化过程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5 保税区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以大连保税区为例 | 第65-79页 |
·大连保税区经济效益的时空比较 | 第65-69页 |
·经济效益空间比较 | 第65-67页 |
·经济效益时间比较 | 第67-69页 |
·保税区建设对母城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第69-72页 |
·保税区对母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69-71页 |
·大连保税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 第71-72页 |
·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分析 | 第72-79页 |
·大连保税区经济腹地的范围界定 | 第72-73页 |
·保税区对腹地经济拉动幅度的测算原理 | 第73页 |
·分析数据的选择 | 第73-76页 |
·灰色关联度概述 | 第76页 |
·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测算大连保税区对腹地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 第76-79页 |
·小结 | 第79页 |
6 中国保税区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79-85页 |
·保税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79-80页 |
·立法滞后,保税区发展缺乏发展保障 | 第79页 |
·管理体制和政策协调不够一致 | 第79-80页 |
·定位模糊,保税区功能缺乏独特性 | 第80页 |
·保税区之间以及区内各类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 第80页 |
·保税区发展后劲不足 | 第80页 |
·保税区面临问题的形成原因 | 第80-81页 |
·保税区设立时的客观条件限制 | 第80-81页 |
·保税区政策的实施不稳定 | 第81页 |
·条块分割下的协调困难和利益驱动 | 第81页 |
·保税区发展过分依赖优惠政策 | 第81页 |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 第81-83页 |
·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 | 第82页 |
·政策调整落实到位 | 第82页 |
·实施区港一体,发展国际枢纽大港 | 第82-83页 |
·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体制 | 第83页 |
·我国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83-85页 |
·保税区转型模式探讨 | 第83-84页 |
·保税区转型的策略支持 | 第84-85页 |
7.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致谢词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