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变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甘肃省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6-28页 |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 | 第16-21页 |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第16-19页 |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产生 | 第21-22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22-23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 | 第23-24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性研究 | 第24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化研究 | 第24-26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其他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时空分析 | 第28-46页 |
·甘肃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状况定量分析 | 第30-40页 |
·判定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 | 第30-31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2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度的计算 | 第32-37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 第37-39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状况评价 | 第39-40页 |
·1996年以来甘肃省省域经济重心空间变化分析 | 第40-45页 |
·经济重心模型 | 第40页 |
·经济重心移动距离模型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经济重心计算结果 | 第41-44页 |
·全省经济重心移动距离计算结果 | 第44-45页 |
·甘肃省省内经济重心变化情况结果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第46-76页 |
·甘肃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 第46-51页 |
·甘肃省各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 第51-64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1-53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55-61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级划分 | 第61-64页 |
·甘肃省县域经济聚类分析 | 第64-69页 |
·空间聚类分析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聚类检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政策建议 | 第76-82页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77-81页 |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