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简介 | 第14-17页 |
·基准网 | 第14-15页 |
·基本网 | 第15-16页 |
·区域网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网络工程GPS站数据处理 | 第17-30页 |
·GPS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 | 第17页 |
·网络工程GPS站天线偏心数据 | 第17-20页 |
·数据处理中框架基准的统一 | 第20-21页 |
·框架基准统一原理 | 第20页 |
·框架基准的统一 | 第20-21页 |
·框架基准的转换 | 第21页 |
·历年观测数据的重新处理 | 第21-22页 |
·共用表文件准备 | 第22-25页 |
·单日松弛解计算 | 第25-26页 |
·单日坐标解计算 | 第26-28页 |
·自动化处理程序编制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网络工程测站速度计算 | 第30-48页 |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0-35页 |
·大地位置坐标系探讨 | 第35-39页 |
·大地位置坐标系定义 | 第36-37页 |
·坐标增量和速度的转换 | 第37-39页 |
·速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水平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39页 |
·坐标和速度在ITRF2000与ITRF97框架间的转换 | 第39-41页 |
·网络工程速度场 | 第41-43页 |
·速度场的地学探讨 | 第43-48页 |
第五章 中国大陆速度场建模 | 第48-53页 |
·速度场模型 | 第48-51页 |
·整体欧拉矢量模型 | 第48-49页 |
·块体欧拉矢量模型 | 第49-50页 |
·滑动欧拉矢量模型 | 第50-51页 |
·速度场建模 | 第51-52页 |
·整体欧拉矢量法 | 第51页 |
·块体欧拉矢量法 | 第51-52页 |
·滑动欧拉矢量法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陆态网基准站的坐标和速度 | 第53-61页 |
·概述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策略 | 第54-55页 |
·时间序列分析 | 第55-5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