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人本思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第10-12页
 二、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2-15页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一章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视域第18-30页
 第一节 环境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8-21页
  一、环境道德的产生背景第18-19页
  二、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第19-20页
  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传播平台第20-21页
 第二节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必要性第21-24页
  一、高校德育及环境伦理教育发展的承接第22页
  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要第22-23页
  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第23-24页
 第三节 环境伦理思想: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柱第24-30页
  一、环境伦理思想的梳理第24-26页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第26-27页
  三、中国环境伦理思想的走向第27-30页
第二章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人本”思想的现实考证第30-36页
 第一节 国外环境教育概览第30-31页
 第二节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象透视第31-32页
 第三节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人本”缺失第32-36页
  一、主体受众需求分析第32-33页
  二、“人本”理念缺失分析第33-36页
第三章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人本”思想的渗透第36-44页
 第一节 “人本”思想的解读第36-38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继承第38-44页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第38-39页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39-40页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环境道德教育第40-44页
第四章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建构第44-58页
 第一节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原则第44-45页
  一、环境整体性原则第44页
  二、实践参与性原则第44-45页
  三、终身的道德性原则第45页
 第二节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理念的转变第45-47页
  一、环境道德教育从文本到注重生活人本第45-46页
  二、环境道德教育注重主体行为探究第46-47页
 第三节“以人为本”: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应有方式第47-58页
  一、“知行合一”的整合方式第47-50页
  二、实现学生行为文明,克服行为异化第50-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
下一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阈下理性生态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