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文献回顾 | 第19-31页 |
第一部分 芍药的本草学研究及化学成分研究 | 第19-20页 |
1. 芍药的本草学研究 | 第19页 |
2. 芍药的化学成分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芍药及芍药苷的药理学研究 | 第20-25页 |
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 第21页 |
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第21-22页 |
3. 对消化系统及平滑肌的作用 | 第22-23页 |
4. 护肝作用 | 第23-24页 |
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24-25页 |
6. 对神经元兴奋性及离子通道的影响 | 第25页 |
第三部分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 下丘脑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研究 | 第26-27页 |
第五部分 下丘脑摄食调节机制研究 | 第27-31页 |
正文 | 第31-53页 |
第一部分 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研究VMH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第31-40页 |
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器材 | 第32-33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下丘脑脑片制作 | 第33-34页 |
·红外线可视全细胞记录 | 第34-35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5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红外可视条件下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第35-37页 |
·VMH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及三种细胞类型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芍药苷对幼龄大鼠离体下丘脑VMH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 第40-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PF对下丘脑VMH神经元自发和诱发电活动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浓度的芍药苷对下丘脑VMH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部分 芍药苷对大鼠下丘脑葡萄糖反应性神经元的作用 | 第46-5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46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3. 葡萄糖受体神经元(GRNs)的鉴定 | 第47页 |
4. 统计学检验 | 第47页 |
5. 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鉴定 | 第47-48页 |
·葡萄糖对LHA 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 第47页 |
·葡萄糖对VMH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 第47-48页 |
·PF对葡萄糖反应性神经元及非葡萄糖反应性神经元的影响 | 第48-51页 |
·PF对LHA内的GSNs及NGSNs电活动的影响 | 第48-49页 |
·PF对VMH内的GRNs及NGRNs电活动的影响 | 第49页 |
·PF与葡萄糖混合液对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 第49-51页 |
6. 讨论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