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电动执行器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电动执行器控制技术及结构特点 | 第11页 |
|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 第11-12页 |
| ·控制策略的发展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变频技术介绍 | 第16-23页 |
| ·变频调速技术的分类 | 第16-18页 |
| ·交-交变频 | 第16-17页 |
| ·交-直-交变频-电子换向器逆变 | 第17-18页 |
| ·脉宽调制基本原理 | 第18-22页 |
| ·等脉宽调制PWM法 | 第19页 |
| ·正弦波调制SPWM法 | 第19-21页 |
| ·电流跟踪型PWM法 | 第21-22页 |
| ·直接转矩控制PWM法 | 第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方法 | 第23-36页 |
| ·SVPWM控制方法概述 | 第23-26页 |
|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矢量变换关系式 | 第26-30页 |
| ·3/2变换 | 第26-28页 |
| ·VR变换 | 第28-29页 |
| ·K-P坐标变换 | 第29-30页 |
| ·SVPWM脉宽调制控制算法 | 第30-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变频调速技术的电动执行器驱动电源的硬件设计 | 第36-48页 |
|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电动执行器驱动电源的系统结构 | 第36页 |
| ·变频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 ·控制保护回路的设计 | 第38-43页 |
| ·前端EMI滤波电路 | 第38-39页 |
| ·IGBT门极驱动电路 | 第39-40页 |
| ·电源监控电路 | 第40页 |
| ·IGBT温度监测电路 | 第40-41页 |
| ·母线电流和转矩检测电路 | 第41-42页 |
| ·光耦隔离电路 | 第42-43页 |
| ·辅助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43-45页 |
| ·反激式高频开关稳压电源 | 第43-45页 |
| ·转压输出环节设计 | 第45页 |
| ·微控器CPU | 第45-47页 |
| ·CPU | 第46页 |
| ·中断处理系统 | 第46页 |
| ·高速捕获/比较模块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PSIM仿真与软件实现 | 第48-59页 |
| ·PSIM仿真软件介绍 | 第48页 |
| ·SVPWM控制方法仿真 | 第48-52页 |
| ·SVPWM控制方法仿真系统搭建 | 第49页 |
| ·从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转换 | 第49页 |
| ·扇区识别模块 | 第49-50页 |
| ·非零矢量作用时间T1、T2计算模块 | 第50-51页 |
| ·三相PWM波的占空比 | 第51页 |
| ·三相SVPWM波的生成 | 第51-52页 |
| ·SVPWM控制方法仿真参数及结果 | 第52-55页 |
| ·SVPWM控制方法仿真参数 | 第52页 |
| ·仿真波形及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 ·系统初始化程序模块 | 第55-56页 |
| ·控制运行程序模块 | 第56-57页 |
| ·故障中断服务模块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系统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59页 |
| ·实验波形及分析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3-64页 |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附录1 | 第68-70页 |
| 附录2 | 第70-71页 |
| 附录3 | 第71-72页 |
| 附录4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与所做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