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非监禁刑概述 | 第12-19页 |
(一) 非监禁刑的含义 | 第12-14页 |
(二) 域外非监禁刑适用状况 | 第14-19页 |
二 非监禁刑的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一) 非监禁刑的历史缘起 | 第19-22页 |
(二) 刑罚目的观的发展 | 第22-23页 |
(三) 谦抑性的刑法思想 | 第23-25页 |
(四) 刑罚人道主义的发展 | 第25-28页 |
三 非监禁刑的现实基础 | 第28-38页 |
(一) 非监禁刑的社会结构基础——从国家和社会一元到二元分立 | 第28-29页 |
(二) 非监禁刑的社会文化基础——从报复性正义到恢复性正义 | 第29-32页 |
(三) 非监禁刑的刑事政策基础——从单极化到两极化 | 第32-35页 |
(四) 非监禁刑的制度环境基础——从压制型、自制型到回应型 | 第35-38页 |
四 我国非监禁刑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 第38-57页 |
(一) 我国非监禁刑现行状况 | 第38-45页 |
(二) 我国非监禁刑面临的困境 | 第45-50页 |
(三) 构建非监禁刑体系的对策 | 第50-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