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先秦儒家民族观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引言第5-9页
 (一) 选题意义第5页
 (二) 研究概况第5-9页
一、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形成背景第9-20页
 (一) 先秦中国的地理和种族背景第9-11页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和思想背景第11-14页
  1、春秋时期第11-12页
  2、战国时期第12-14页
 (三) 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经历及其民族观的形成第14-20页
  1、孔子第14-16页
  2、孟子第16-17页
  3、荀子第17-20页
二、先秦儒家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轨迹第20-37页
 (一) 明夷夏之别第20-23页
 (二) 重礼乐文化第23-27页
 (三) 以夏变夷,因俗而治第27-29页
 (四) 天下一统,四海一家第29-32页
 (五) 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发展轨迹第32-37页
  1、从夷夏有别、以夏变夷到因俗而治第32-34页
  2、从维护诸夏统一到渴求天下一统、四海一家第34-37页
三、先秦儒家民族观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影响第37-45页
 (一) 先秦儒家民族观的总体特征第37-39页
  1、以华夏为正统第37-38页
  2、德化怀柔第38页
  3、兼容并包第38-39页
 (二) 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历史影响第39-45页
  1、对汉朝的影响第40-42页
  2、对隋唐的影响第42-43页
  3、对清朝的影响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立医院发展中的公共价值选择
下一篇: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45-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