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中国逮捕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10页
 二、逮捕概说第10-14页
  (一) 逮捕的内涵第10-12页
  (二) 逮捕的性质第12页
  (三) 逮捕对公民宪法权利的影响第12-14页
第二章 逮捕制度的域外考察第14-25页
 一、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术语第14-15页
  (一) 英美的有证逮捕与无证逮捕第14页
  (二) 德国的逮捕与暂时逮捕第14-15页
  (三) 日本的通常逮捕、紧急逮捕与现行犯的逮捕第15页
 二、西方法治国家逮捕与未决羁押的分离第15-16页
  (一) 西方法治国家未决羁押的内涵第15页
  (二) 西方法治国家未决羁押的法定理由第15-16页
 三、西方法治国家逮捕的审查程序第16-17页
  (一) 逮捕的事前合法性审查第16-17页
  (二) 逮捕的事后合法性审查第17页
 四、西方法治国家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第17-19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第17-18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第18-19页
 五、西方法治国家禁止非法拘捕与羁押的宪法权利第19-20页
  (一) 取得人身保护令的权利第19页
  (二) 获得保释的权利第19-20页
 六、西方法治国家禁止非法拘捕与羁押宪法权利的保障原则第20-21页
  (一) 法律保留原则第20页
  (二) 比例原则第20-21页
 七、西方法治国家的未决羁押场所与未决羁押期限第21-22页
  (一) 西方法治国家的未决羁押场所第21页
  (二) 西方法治国家的未决羁押期限第21-22页
 八、西方法治国家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第22-23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第22-23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第23页
 九、国际公约中有关逮捕与未决羁押的规范第23-25页
  (一) 有关逮捕与未决羁押的国家法规范第23-24页
  (二) 联合国有关逮捕与未决羁押的国际准则第24-25页
第三章 中国逮捕制度的现状研究第25-32页
 一、中国逮捕制度的基本内容第25-28页
  (一) 中国逮捕制度的法定理由第25页
  (二) 中国未决羁押对逮捕的依附关系第25-26页
  (三) 中国逮捕的适用程序第26页
  (四) 中国逮捕后的羁押期限第26-27页
  (五) 中国逮捕后的羁押场所第27页
  (六) 中国逮捕后羁押的救济途径第27-28页
 二、中国逮捕制度存在的基本缺陷第28-30页
  (一) 逮捕批准机关的非中立化第28页
  (二) 逮捕羁押的态意化第28-29页
  (三) 逮捕羁押的惩罚化第29页
  (四) 比例性原则的违反第29-30页
  (五) 救济程序的虚无化第30页
 三、中国逮捕制度的实证考察第30-32页
  (一) 陈国清案第30-31页
  (二) 姚成功案第31-32页
第四章 中国逮捕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第32-36页
 一、比例原则与法官保留原则的确立第32页
  (一) 比例原则的确立第32页
  (二) 法官保留原则的确立第32页
 二、逮捕与羁押的分离第32-33页
  (一) 逮捕程序第32-33页
  (二) 羁押程序第33页
 三、羁押期限与羁押场所的改革第33-34页
  (一) 羁押期限的改革第33页
  (二) 羁押场所的改革第33-34页
 四、非羁押性措施的科学设定与正确适用第34-35页
  (一) 逮捕条件的改革第34页
  (二) 非羁押性措施的具体设定第34-35页
 五、救济程序基于程序正义理论的科学设定第35-36页
  (一) 事前救济程序的科学设定第35页
  (二) 事后救济程序的科学设定第35-36页
结束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诉讼中的推定制度
下一篇:法官开庭迟到问题的制度性探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与北京市海淀区为基本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