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滨水城市的生态理想--宁波后塘河流域地区人居景观格局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项目来源第10页
   ·研究的时代背景第10-14页
     ·长三角多水地区可持续人居环境研究第10-11页
     ·宁波人居环境的现状和问题第11-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区域第15-16页
     ·研究区域界定第15-16页
     ·研究区域的选择理由第16页
   ·研究框架和预期结果第16-17页
     ·研究预期成果第16页
     ·研究基本框架(流程)与创新之处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小流域人居生态景观格局研究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第18-33页
   ·景观格局的概念、空间模型及量化指数第18-22页
     ·景观格局第18-19页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模型第19-22页
     ·景观格局指数第22页
   ·景观生态规划途径第22-26页
     ·景观规划方法与尺度第22-24页
     ·景观规划的"千层饼"模式与WORTHINGTONG河谷开发第24-25页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第25-26页
   ·小流域人居环境的研究视角第26-32页
     ·小流域人居环境的概念与特征第27-28页
     ·小流域人居生态景观格局建设的实践第28-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后塘河流域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现状研究第33-60页
   ·景观调查的方法与资料整理第33-36页
     ·调研地点第33-34页
     ·调研方法以及资料整理第34-36页
   ·后塘河流域的景观概况第36-39页
     ·流域区划第36页
     ·自然景观概况第36-38页
     ·人文景观概况第38-39页
   ·后塘河流域景观格局空间模型及生态过程第39-52页
     ·上游景观格局空间模型及生态过程第39-43页
     ·中游景观格局空间模型及生态过程第43-48页
     ·下游景观格局空间模型及生态过程第48-52页
   ·流域景观格局现状特征第52-58页
     ·人居环境景观特征第52-56页
     ·景观格局空间模型特征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后塘河流域整体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第60-86页
   ·后塘河流域人居景观格局的优化目标和策略第60-65页
     ·景观生态学中的理想景观格局及生态原理第60-62页
     ·后塘河流域人居景观格局现状问题第62-63页
     ·后塘河人居景观格局优化框架第63-65页
   ·构建后塘河具有生态安全的河流廊道系统第65-73页
     ·水资源自然生态格局与查尔斯河生态恢复的实践第66-70页
     ·后塘河河流廊道的优化格局第70-73页
   ·构建流域湿地类型景观基质第73-76页
     ·湿地生态作用、类型与湿地生态建设实践第73-74页
     ·以湿地类型为基础的后塘河景观基质格局第74-76页
   ·构建城乡融合的开放、紧凑、多中心城镇景观格局第76-83页
     ·田园城市的理想景观与伯克利生态城市建设第76-77页
     ·城市指状形态和精明增长模式第77-79页
     ·生态景观格局建设实践——基于水资源保护的三村景观规划第79-81页
     ·后塘河城郊融合的理想生态景观格局第81-83页
   ·建立水文区划和行政区划协调的流域环境保护协商管理模式第83-84页
   ·自觉实现水资源景观格局与人居环境的调适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后塘河流域不同水文区段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第86-104页
   ·上游水土保持区生态景观格局建设第86-92页
     ·生态建设目标与措施第86-87页
     ·天童溪小流域景观建设第87-92页
   ·中游平原农业发展区生态景观格局建设第92-98页
     ·建设目标与措施第92页
     ·平原湿地农业景观——中游景观特征之一第92-95页
     ·水乡城镇景观——中游景观特征之二第95-98页
   ·下游都市区开放空间生态景观格局建设第98-103页
     ·建设目标与措施第98-99页
     ·基于水域安全的城市社区建设——特雷斯水域空间规划第99-101页
     ·下游城市社区河流——湿地开放空间格局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附录第104-111页
 附录一 宁波东部新城的生态实践第104-107页
 附录二 美国"绿道"研究(GRENN WAY)——基于早期和近期的案例第107-111页
参考文献目录第111-116页
后记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主流建筑院系建筑学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城市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