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猕猴桃属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 第11-15页 |
·猕猴桃属植物资源起源、演化和分类 | 第11-13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生产和利用 | 第13-14页 |
·中国猕猴桃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评价 | 第14-15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 第15-19页 |
·分子标记技术概念及类型 | 第15-16页 |
·RAPD 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RAPD 标记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 第19-21页 |
·园艺及经济性状 | 第19-20页 |
·营养成分 | 第20页 |
·RAPD 标记在猕猴桃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的物候期 | 第24-25页 |
·野生猕猴桃植物学特征 | 第25-26页 |
·开花习性 | 第26-28页 |
·野生猕猴桃与栽培猕猴桃的果实品质 | 第28-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生物学特性与开花结果习性的差异 | 第31页 |
·果实品质特点的差异 | 第31-32页 |
·24 份野生猕猴桃资源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野生猕猴桃DNA 的提取及RAPD 分析体系的建立 | 第33-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总DNA 的提取 | 第33页 |
·RAPD 反应条件试验处理 | 第33-34页 |
·RAPD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34-35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5页 |
·野生猕猴桃RAPD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5-37页 |
·优化后的猕猴桃RAPD 分析体系及验证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RAPD 分析体系的优化策略 | 第39页 |
·野生猕猴桃RAPD 分析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0-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RAPD 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41-42页 |
·随机引物的筛选 | 第42-43页 |
·秦岭山区24 份野生猕猴桃资源RAPD 分析 | 第43-44页 |
·46 份猕猴桃资源RAPD 分析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RAPD 分析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46页 |
·野生猕猴桃亲缘关系的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缩略词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