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农民工及其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12-19页 |
·农民工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 第12-15页 |
·农民工的社会贡献 | 第15-17页 |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17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3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典型模式简述 | 第19-24页 |
·中央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 第19-20页 |
·纳入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分析评价 | 第20-22页 |
·独立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分析评价 | 第22-23页 |
·综合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分析评价 | 第23-24页 |
4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障碍 | 第24-28页 |
·户籍制度的障碍 | 第24-25页 |
·就业制度的障碍 | 第25-26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 | 第26-27页 |
·农村土地制度的障碍 | 第27-28页 |
5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理念、原则与可行性分析 | 第28-35页 |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理念 | 第28-30页 |
·人权保障理念 | 第28-29页 |
·社会本位理念 | 第29页 |
·社会平等理念 | 第29-30页 |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原则 | 第30-31页 |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第30页 |
·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31页 |
·明确政府责任原则 | 第31页 |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5页 |
·国家财力的可行性 | 第31-33页 |
·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的分析 | 第33-34页 |
·农民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分析 | 第34页 |
·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6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分类建制 | 第35-42页 |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35-37页 |
·制度设计 | 第37-42页 |
·第一类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 第37页 |
·第二类农民工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37-38页 |
·第三类农民工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 | 第38-42页 |
7 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措施 | 第42-45页 |
·改革户籍制度 | 第42-43页 |
·推进农村土地转让制度改革 | 第43-44页 |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异地转移接续 | 第44页 |
·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