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复健片促进MCAO大鼠中枢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脑梗死后中枢神经再生的中医理论基础第12-52页
 一、古今文献对中风病的认识第12-20页
  (一) 病名渊薮第12-13页
  (二) 病因病机第13-16页
  (三) 治法方药第16-19页
  (四) 小结第19-20页
 二、中风病病位在脑第20-25页
  (一) 脑主神明第20-21页
  (二) 脑主思维、记忆第21-22页
  (三) 脑主感觉、认知第22-24页
  (四) 脑主运动第24页
  (五) 脑主五志第24-25页
 三、脑梗死与肝肾密切相关第25-31页
  (一) 脑梗死与肝密切相关第25-27页
  (二) 脑梗死与肾密切相关第27-31页
 四、肝肾阴虚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第31-41页
  (一) 脑梗死的病因第31-38页
  (二) 脑梗死的病机第38-40页
  (三) 肝肾阴虚贯穿脑梗死发生的始终第40-41页
 五、滋补肝肾是脑梗死的基本治法第41-42页
 六、滋补肝肾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途径第42-45页
  (一) 脑髓是神经发生的物质基础第43页
  (二) 肝肾与脑髓密切相关第43-45页
 七、复健片体现滋补肝肾治法第45-52页
  (一) 复健片方义分析第45-47页
  (二) 复健片配伍特点第47-48页
  (三) 复健片现代药理研究第48-52页
第二部分 脑梗死后中枢神经再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可能机制第52-69页
 一、脑的可塑性第52-58页
  (一) 中枢神经的再生性第52-54页
  (二) 突触的可塑性第54-55页
  (三) 远隔抑制解除第55-56页
  (四) 功能替代论第56-57页
  (五) 发芽第57-58页
 二、中枢神经再生的主要机制第58-69页
  (一) 神经再生营养因子第59-61页
  (二) 神经再生抑制因子第61-63页
  (三) 神经再生导向因子第63页
  (四)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第63-64页
  (五) 炎症和凋亡第64-65页
  (六) 兴奋性氨基酸第65-66页
  (七) 递质和受体第66-67页
  (八) 年龄第67-68页
  (九) 遗传因素第68-69页
第三部分 复健片促进中枢神经再生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第69-101页
 一、实验材料第69-71页
  (一) 实验动物第69页
  (二) 实验药物第69页
  (三) 主要试剂第69-71页
  (四) 主要仪器第71页
 二、实验方法第71-76页
  (一) 分组方法第71-72页
  (二) 造模方法第72-74页
  (三) 给药方法第74页
  (四) 样本含量第74-75页
  (五) 标本制备第75页
  (六) 图像分析第75页
  (七) 统计学方法第75-76页
 三、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第76-80页
  (一)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第76-78页
  (二)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trk-B表达的影响第78-80页
 四、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神经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第80-86页
  (一)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Nogo-A表达的影响第80-82页
  (二)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Omgp表达的影响第82-84页
  (三)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NgR表达的影响第84-86页
 五、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神经导向因子表达的影响第86-88页
 六、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第88-96页
  (一)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8-92页
  (二)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第92-94页
  (三) 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第94-96页
 七、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轴突延伸的影响第96-98页
 八、复健片对不同时相MCAO大鼠轴突形成的影响第98-101页
讨论第101-120页
 一、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第101-102页
 二、复健片对神经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第102-104页
 三、复健片对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第104-106页
 四、复健片对神经生长导向因子的促进作用第106-108页
 五、复健片对神经干细胞的干预作用第108-115页
  (一) 复健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第108-112页
  (二) 复健片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第112-114页
  (三) 复健片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第114-115页
 六、复健片促进轴突延伸第115-118页
 七、复健片促进突触形成第118-120页
结语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8页
综述第138-145页
 参考文献第143-145页
附录第145-172页
致谢第172-173页
查新报告第173-182页
论文著作第182-183页
附件1第183-204页
科研课题第204-205页
附件2第205-230页
详细摘要第230-242页

论文共2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宫清颗粒诱导药物流产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研究
下一篇:血必净注射液对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免疫屏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