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宫清颗粒诱导药物流产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研究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2-17页
 一、药流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 西医学研究第12-13页
  (二) 中医学研究第13-14页
 二、导师对药流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和前期研究第14-17页
  (一) 病因病机第14-15页
  (二) 防治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第二部分 药流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第17-28页
 一、研究目的、方法和统计学依据第17-18页
  (一) 研究目的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三) 统计学依据第17-18页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8-19页
  (一) 文献范围第18页
  (二) 方剂的纳入、排除标准第18-19页
 三、数据的规范及数据库的建立第19页
  (一) 数据的规范化第19页
  (二) 建立数据库第19页
  (三) 统计软件第19页
 四、统计结果分析第19-28页
  (一) 频数分析第19-23页
  (二) 因子分析第23-25页
  (三) 聚类分析第25-28页
第三部分 宫清颗粒防治药流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第28-63页
 一、病例选择标准第28-29页
  (一) 纳入病例标准第28页
  (二) 排除病例标准第28-29页
 二、临床试验方法第29-36页
  (一) 病例与分组第29页
  (二) 服药方法第29-30页
  (三) 各组别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的采集方法第30页
  (四) 疗效性观察第30页
  (五) 标本检测指标第30-31页
  (六) 绒毛、蜕膜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第31页
  (七) 光镜切片的制备方法第31-34页
  (八) 光镜下观察指标的结果判定方法第34页
  (九)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2+)]i第34页
  (十) 标本处理及检测仪器第34-35页
  (十一) 指标检测试剂第35页
  (十二) 统计学方法第35页
  (十三) 一般资料第35-36页
 三、临床试验结果第36-63页
  (一) 临床疗效比较第36-38页
  (二)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第38-41页
  (三)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组织细胞AR检测第41-43页
  (四)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FasmRNA基因表达比较第43-45页
  (五)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FasLmRNA基因表达比较第45-47页
  (六)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Fas蛋白表达比较第47-49页
  (七)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FasL蛋白表达比较第49-51页
  (八) 宫清药流组绒毛、蜕膜AR、FasmRNA、Fas相关性分析第51-54页
  (九) 宫清药流组绒毛、蜕膜AR、FasLmRNA、FasL相关性分析第54-56页
  (十)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PKC表达比较第56-58页
  (十一) 临床各组间绒毛、蜕膜[Ca~(2+)]i比较第58-60页
  (十二) 宫清药流组绒毛、蜕膜AR、PKC、[Ca~(2+)]i相关性分析第60-63页
讨论第63-79页
 一、西医学对药流中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第63-69页
  (一)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第63-66页
  (二) 药流中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研究第66-69页
 二、中医学对药流中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第69-71页
  (一) 中医药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第69页
  (二) 中医药诱导药流绒毛、蜕膜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第69-71页
 三、本研究对宫清颗粒诱导药流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探讨第71-79页
  (一) 祛瘀益气养血清热法防治药流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理论基础第71-72页
  (二) 宫清颗粒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第72-74页
  (三) 宫清颗粒诱导药流后出血人早孕绒毛、蜕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探讨第74-79页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综述第87-109页
附录第10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查新报告第122-129页
论文著作第129-138页
详细摘要第13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及抵抗素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复健片促进MCAO大鼠中枢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