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的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10页 |
(二) 观察方法 | 第10-13页 |
(三) 材料总结及统计学处理 | 第13页 |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3-17页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3-15页 |
(二) 心绞痛分级、分度情况比较 | 第15页 |
(三) 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第15页 |
(四)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比较 | 第15-16页 |
(五) 皮质醇比较 | 第16页 |
(六) 白介素-6、8 比较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6页 |
一、情志(怒志)因素与胸痹心痛的中医文献研究 | 第17-19页 |
(一) 情志的含义及其致病作用 | 第17-18页 |
(二) 情志(怒志)因素影响胸痹心痛的发生 | 第18-19页 |
二、情志(怒志)因素与冠心病的现代研究 | 第19-23页 |
(一) 情志的现代心理学内涵 | 第19-20页 |
(二) 心理因素与冠心病 | 第20-21页 |
(三) 怒志导致冠心病发病 | 第21-23页 |
三、研究结果评述 | 第23-26页 |
(一) 临床症状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二)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结果分析 | 第24页 |
(三) 相关理化检查结果评述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综述 | 第30-35页 |
附录 | 第35-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