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要約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8-9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8页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第8页 |
(三)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8页 |
(四) 纳入标准 | 第8页 |
(五) 排除标准 | 第8-9页 |
(六)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一) 病例分组 | 第9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9页 |
(三) 观测指标 | 第9-10页 |
(四) 观测方法 | 第10-11页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1-12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12页 |
三、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一) 性别分布(见表1) | 第12页 |
(二) 年龄分布(见表2) | 第12-13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3-15页 |
(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的比较(见表3) | 第13页 |
(二)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温比较(见表4) | 第13页 |
(三)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WBC、NEUT(%)比较(见表5) | 第13-14页 |
(四)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比较(见表6) | 第14页 |
(五)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7) | 第14页 |
(六) 临床总疗效 | 第14-15页 |
五、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27页 |
一、祖国医学对阑尾炎的认识 | 第16-17页 |
二、现代医学对阑尾炎的认识 | 第17-20页 |
(一) 阑尾的生理功能 | 第17-18页 |
(二) 阑尾炎的病因与病理 | 第18页 |
(三)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 | 第18-19页 |
(四) 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 | 第19页 |
(五) 急性阑尾炎与白细胞、TNF-α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三、方药分析 | 第20-24页 |
(一) 中药溯源 | 第20-22页 |
(二)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 第22-24页 |
四、疗效及机理分析 | 第24-25页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综述 | 第30-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中医证候评分表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