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4页 |
·评估与评价 | 第10-12页 |
·教学评估和内部教学评估 | 第12-14页 |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 | 第14页 |
3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高校内部教学评估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发展性教学评估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4 论文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5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发展性教学评估理论特征和研究的必要性 | 第20-27页 |
1 发展性教学评估的理论特征 | 第20-25页 |
·发展性教学评估的理论来源 | 第20-21页 |
·关于发展性评估的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发展性教学评估的基本特点 | 第23-25页 |
2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鉴定与诊断 | 第25-26页 |
·反馈与沟通 | 第26页 |
·监督与决策 | 第26页 |
·导向与激励 | 第2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评估现状及分析 | 第27-40页 |
1 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评估现状——以湖南省五所高校为例 | 第27-32页 |
·重点大学——F大 | 第28-29页 |
·老牌本科高校——H大、L大 | 第29-30页 |
·新建本科高校——C学院和D学院 | 第30-32页 |
2 本科院校教学评估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 第32-36页 |
·评教主体究竟是谁? | 第32-33页 |
·评估队伍的性质问题 | 第33-34页 |
·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和标准性 | 第34-35页 |
·评估文化的归属问题 | 第35-36页 |
3 用发展性理念引导学校内部教学评估 | 第36-39页 |
·评估模式方面的引导 | 第36页 |
·评估主体方面的改进 | 第36-37页 |
·评估方法上的引导 | 第37-38页 |
·评估内容上的引导 | 第38-3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53页 |
1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40-43页 |
·多元性原则 | 第40-41页 |
·多样化原则 | 第41-42页 |
·全息性原则 | 第42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42-43页 |
2 高校内部发展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50页 |
·学校发展目标 | 第44页 |
·学校发展潜力 | 第44-46页 |
·学校发展过程 | 第46-47页 |
·学校发展成效 | 第47-50页 |
3 高校内部发展性教学评估的运行模式 | 第50-52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发展性教学评估运行的保障机制与潜在效用 | 第53-58页 |
1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运行的保障机制 | 第53-55页 |
·思想保障 | 第53页 |
·制度保障 | 第53-54页 |
·技术保障 | 第54页 |
·研究保障 | 第54-55页 |
2 高校发展性教学评估的潜在效用 | 第55-57页 |
·统一评估对象和高校发展的需求 | 第55-56页 |
·促进管理模式融合,保证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协调一致 | 第56页 |
·实现教师与学生友好合作 | 第56-57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