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第一章 反刍动物瘤胃代谢特点与调控 | 第13-21页 |
1 反刍动物瘤胃代谢特点 | 第13-15页 |
·脂类的代谢 | 第13-14页 |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 第14页 |
·蛋白质的代谢 | 第14-15页 |
2 反刍动物代谢调控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瘤胃调控方式 | 第16-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共轭亚油酸(CLA) | 第21-33页 |
1 CLA的来源及其功能 | 第21-24页 |
·CLA的来源 | 第21-22页 |
·CLA的结构 | 第22页 |
·CLA的生理功能 | 第22-24页 |
2 反刍动物体内CLA的合成及调控 | 第24-27页 |
·CLA的生物合成 | 第24-26页 |
·影响CLA合成的因素 | 第26-27页 |
3 共轭亚油酸的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脂质抽提 | 第27-28页 |
·甲酯化 | 第28页 |
·气相色谱测定 | 第28页 |
·毛细管柱的选择 | 第28-29页 |
·脂肪酸的定性、定量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三章 离子载体与海南霉素 | 第33-38页 |
1 离子载体 | 第33-35页 |
·背景介绍 | 第33页 |
·作用机理 | 第33-35页 |
2 海南霉素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8-65页 |
第一章 海南霉素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体外试验 | 第38-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供体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38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样品采集 | 第39页 |
·样品分析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海南霉素对瘤胃液pH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海南霉素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体外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海南霉素对瘤胃液MCP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体外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海南霉素对瘤胃液VFA浓度比例的影响 | 第44-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海南霉素对瘤胃pH的影响 | 第49页 |
·海南霉素对瘤胃NH3-N的影响 | 第49页 |
·海南霉素对瘤胃MCP的影响 | 第49-50页 |
·海南霉素对瘤胃VFA浓度的影响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二章 海南霉素对瘤胃生物氢化作用的影响体外试验 | 第52-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供体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53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3页 |
·实验设计 | 第53页 |
·样品采集 | 第53页 |
·样品处理 | 第53-54页 |
·色谱条件 | 第54页 |
·数据统计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瘤胃液中TVA与c9,t11-CLA含量的变化 | 第57页 |
·瘤胃液中其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57-58页 |
3 讨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海南霉素对山羊瘤胃生物氢化作用的影响 | 第59-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供体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6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60页 |
·实验设计 | 第60页 |
·样品采集 | 第60-61页 |
·样品处理 | 第61页 |
·色谱条件 | 第61页 |
·数据统计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瘤胃液中TVA与c9,t11-CLA含量的变化 | 第61-63页 |
·瘤胃液中其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63页 |
3 讨论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