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太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的迁移与脱氮转化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5页
   ·氮的界面迁移研究方法及现状第15-17页
   ·脱氮转化的研究方法及现状第17-19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样品分析第21-29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2页
   ·研究区域的选择第22-25页
     ·全湖样点的布设第22-23页
     ·重点研究湖区样点选择第23-25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5-26页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第25页
     ·沉积物的采集和预处理第25-26页
   ·样品的分析方法第26-29页
     ·水样分析方法第26页
     ·沉积物分析方法第26-29页
第三章 水土界面氮的迁移通量第29-35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原柱样流动培养第29页
     ·计算方法第29-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4页
     ·梅梁湾水土界面氮迁移速率的时空差异第30-31页
     ·太湖水土界面氮迁移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第31-32页
     ·物化因素与太湖水土界面氮迁移的关系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水土界面脱氮转化第35-47页
   ·研究方法第35-37页
     ·同位素配对实验第35页
     ·MIMS的测定第35-36页
     ·计算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梅梁湾水土界面不同时空反硝化脱氮的转化速率第37-38页
     ·太湖水土界面反硝化脱氮的转化速率第38-39页
     ·反硝化脱氮方式的差异第39-43页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子第43-45页
     ·添加同位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5-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9页
   ·水土界面氮的迁移第47页
   ·水土界面脱氮转化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7页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型污染场地的识别、诊断及堆肥法修复研究
下一篇:灌河口区域开发生态承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