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5页 |
·湿地相关概念 | 第10-14页 |
·湿地的定义 | 第10页 |
·湿地类型 | 第10-11页 |
·湿地公园的定义 | 第11页 |
·湿地公园的分类 | 第11-14页 |
·地域性格的概念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2 保护和建设湿地公园的意义 | 第17-21页 |
·湿地的价值 | 第17页 |
·湿地公园的功能特征 | 第17-19页 |
·湿地公园规划理念 | 第19-21页 |
·保护与恢复为先的策略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19-20页 |
·地域文化的设计 | 第20-21页 |
3 地域性格的表达 | 第21-42页 |
·影响地域性格表达的几个因素 | 第21-25页 |
·地域情感 | 第21-23页 |
·特殊的场所 | 第23-25页 |
·地域性格表达中维度的研究 | 第25-41页 |
·环境美学 | 第26-28页 |
·自然景观 | 第28-34页 |
·社会维度 | 第34-35页 |
·时间维度 | 第35-38页 |
·象征的意义 | 第38-40页 |
·构成场所感的几个方面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4 湿地公园地域性格实例研究探索 | 第42-64页 |
·景观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42-43页 |
·地域性格评价中引入“公众”概念的重要意义 | 第43-44页 |
·方法论研究综述 | 第44-53页 |
·心理物理法的应用 | 第46-48页 |
·认知心理学法的应用 | 第48-49页 |
·现象学法的支撑作用 | 第49-51页 |
·采用定性法与定量法相结合的方法论 | 第51-53页 |
·实例研究——以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镇马市岛为例 | 第53-64页 |
·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背景 | 第53-55页 |
·区域现状 | 第55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55-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5 富有地域性格的景观设计——以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湿地公园设计为例 | 第64-94页 |
·项目概况 | 第64-65页 |
·设计目的 | 第65-66页 |
·生态和地域性格的保护与利用 | 第66-71页 |
·文化与生态交融的主题格局 | 第71-77页 |
·地域性格影响下的生态与艺术的互动 | 第77-84页 |
·北方湿地景观文化中地域性格的保护和传承 | 第84-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