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18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选题的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第12-16页
     ·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第16页
   ·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16-18页
第1章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8-24页
   ·人大代表身份的界定第18-20页
     ·代表的概念第18-19页
     ·身份的界定第19-20页
   ·人大代表身份的特点及要求第20-23页
     ·人大代表身份的特点第20-21页
     ·人大代表身份的要求第21-23页
   ·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4-47页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相关法律规定第24-29页
     ·历史沿革第24-28页
     ·相关法律规定第28-29页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第29-31页
     ·人民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第29-30页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第30-31页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第31-41页
     ·代表构成不够合理第31-34页
     ·代表身份的价值认同度低第34-36页
     ·代表的进出机制不科学第36-38页
     ·代表的履职能力较弱第38-41页
   ·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1-45页
     ·历史原因第41-42页
     ·现实原因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完善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的基本思路第47-64页
   ·借鉴西方的优秀成果第47-55页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身份制度的特征第47-48页
     ·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身份制度的评析第48-50页
     ·积极借鉴西方的优秀成果第50-55页
   ·完善我国人大代表身份制度的设想第55-63页
     ·优化代表构成制度设计第55-57页
     ·规范代表选举程序第57-59页
     ·强化信息公开第59-60页
     ·改革代表经济保障制度第60-61页
     ·健全代表责任机制第61-62页
     ·加强代表的培训工作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研究--基于行政执行力的分析
下一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