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10页 |
| ·融资困难影响中小企业发展 | 第10-11页 |
|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融资困难的关键途径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文章内容结构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2章 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 ·信用的涵义 | 第17页 |
| ·担保的涵义 | 第17-18页 |
| ·信用担保的涵义 | 第18页 |
| ·信用担保运行的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 ·"准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 ·信用担保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1页 |
| ·信用担保与风险转嫁理论 | 第21-22页 |
| 第3章 国内外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的现状与启示 | 第22-38页 |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主体构成 | 第22-25页 |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模式分析 | 第25-27页 |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运行制度 | 第27-28页 |
| ·发达国家和地区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模式及经验启示 | 第28-38页 |
| ·日本信用担保体系 | 第29-31页 |
| ·美国信用担保体系 | 第31-33页 |
| ·台湾信用担保体系 | 第33-34页 |
| ·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34-38页 |
| 第4章 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的因素框架 | 第38-48页 |
| ·影响担保体系运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 ·影响有效运行指标体系设计 | 第38-39页 |
|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39页 |
| ·担保体系运行有效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设计 | 第39-41页 |
| ·担保体系运行有效性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原则 | 第39-40页 |
| ·担保体系运行有效性影响因素指标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 ·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有效性影响因素指标选择 | 第41-44页 |
| ·指标体系构成框架及指标设计 | 第41-43页 |
| ·影响因素指标的筛选 | 第43-44页 |
| ·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6页 |
| ·专家问卷调查设计 | 第44页 |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4-46页 |
| ·评价体系的确立及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 第5章 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的现状及探讨 | 第48-57页 |
| ·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第48-50页 |
| ·融资渠道狭窄 | 第48-49页 |
| ·贷款规模偏小 | 第49页 |
| ·银行贷款不通畅 | 第49-50页 |
| ·河北省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 第50-53页 |
| ·政府服务层面 | 第50-51页 |
| ·金融体系层面 | 第51页 |
| ·信用担保机构层面 | 第51-52页 |
| ·中小企业层面 | 第52-53页 |
| ·河北省信用担保体系有效性建设探讨 | 第53-57页 |
| ·政府方面的建设 | 第53-54页 |
| ·金融体系方面的建设 | 第54-55页 |
| ·信用担保机构方面的建设 | 第55-56页 |
| ·中小企业方面的建设 | 第56-5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