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9-17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植物光合类型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C_3、C_4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10-12页 |
·C_3、C_4植物的叶片结构与生化特征 | 第10-11页 |
·C_4植物较C_3植物具有更高性能的光合生理特点 | 第11-12页 |
·C_4光合途径的进化 | 第12页 |
·C_4光合途径的利用 | 第12-13页 |
·C_4光合途径的初期利用 | 第12-13页 |
·C_4光合途径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利用 | 第13页 |
·C_3、C_4植物的种属分布及生态分布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海南省禾本科牧草C_3、C_4光合类型及其分布的研究 | 第17-5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材料 | 第17-19页 |
·研究概况与方法 | 第19-2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1-44页 |
·采草叶片解剖学分析 | 第21-23页 |
·海南省禾草光合途径类型的种属划分 | 第23-29页 |
·海南省C_3、C_4禾草的种质资源分布特性研究 | 第29-44页 |
·C_3、C_4禾草资源组成 | 第29-30页 |
·C_3、C_4禾草在水平地带不同生境中的分布情况 | 第30-42页 |
·不同生境的土壤pH值与C_3、C_4禾草的分布 | 第31-42页 |
·C_3、C_4禾草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5 讨论 | 第45-51页 |
·海南省C_4禾草资源的优势 | 第45-46页 |
·C_3、C_4禾草在该区水平地带不同生境中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 第46-48页 |
·C_3、C_4禾草在该区垂直地带上分布的差异及影响因子 | 第48-49页 |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 第49-51页 |
图版 A-J C_3、C_4禾草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 | 第5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