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贝类育种方法概述 | 第8页 |
·动物生长模型研究概述 | 第8-12页 |
·动物生长模型的发展 | 第9-10页 |
·生长模型的分类及特点 | 第10-11页 |
·生长模型的应用 | 第11页 |
·国内外生长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贝类育珠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人工育珠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人工育珠技术 | 第14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池蝶蚌F1代家系生长差异分析 | 第16-27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18页 |
·结果分析 | 第18-25页 |
·池蝶蚌14个F1代家系的生长性状比较分析 | 第18-24页 |
·池蝶蚌的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池蝶蚌生长模型拟合 | 第27-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页 |
·生长模型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池蝶蚌壳长的增长规律 | 第28-31页 |
·池蝶蚌壳高的增长规律 | 第31-33页 |
·池蝶蚌壳宽的增长规律 | 第33-35页 |
·池蝶蚌体重的增长规律 | 第35-37页 |
·分析讨论 | 第37-40页 |
第4章 未育珠池蝶蚌与育珠池蝶蚌的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 第40-5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月增长量比较 | 第41-42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壳生长性状对活体重的通径分析影响效应 | 第44-45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壳生长性状对活体重的决定系数分析 | 第45-46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多元同归方程的建立 | 第46-47页 |
·各家系育珠蚌中成型有核珍珠情况比较 | 第47-48页 |
·分析讨论 | 第48-52页 |
·育珠手术对池蝶蚌表型性状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 | 第49-50页 |
·未育珠蚌与育珠蚌中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育珠手术对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