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物实时形变监测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监测仪器与监测技术 | 第14-16页 |
·建筑物形变监测系统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38页 |
·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0-23页 |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0-22页 |
·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 第22-23页 |
·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 第23-28页 |
·监测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的组成 | 第24页 |
·TPS数据采集器关键部件ATR功能介绍 | 第24-27页 |
·监测系统的软件平台 | 第27-28页 |
·监测系统的通讯及远程控制子系统 | 第28-37页 |
·采用RS232 串口的有线短距离通讯方式 | 第28-31页 |
·采用光电隔离模块的长距离通讯方式 | 第31页 |
·采用光纤的长距离通讯方式 | 第31-33页 |
·采用数传电台进行的无线通讯方式 | 第33-36页 |
·采用GPRS进行的无线通讯方式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 第38-55页 |
·引言 | 第38页 |
·误差的分类与检验模型 | 第38-42页 |
·误差分类 | 第38页 |
·常见的粗差检验方法 | 第38-41页 |
·应用举例 | 第41-42页 |
·基于过程突变理论的粗差检验 | 第42-45页 |
·过程突变模型 | 第42-43页 |
·粗差的检测 | 第43-45页 |
·应用举例 | 第45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粗差检验 | 第45-53页 |
·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46-50页 |
·BP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50页 |
·BP算法的改进 | 第50-52页 |
·应用举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极坐标多重实时差分相关技术研究 | 第55-77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系统误差整体检验的传统方法 | 第56-61页 |
·假设检验法 | 第56-57页 |
·均方连差检验法 | 第57-58页 |
·附加系统误差参数法 | 第58-59页 |
·选权迭代法 | 第59页 |
·半参数模型检验法 | 第59-61页 |
·极坐标多重实时差分技术 | 第61-69页 |
·多重实时差分测量方案 | 第62-64页 |
·理论精度分析 | 第64-68页 |
·应用举例 | 第68-69页 |
·改进的极坐标实时差分测量方案 | 第69-76页 |
·球气差系数C 的分析 | 第69-70页 |
·GM(1,N)灰关联模型 | 第70-72页 |
·改进的GM(1,N)灰关联模型计算流程 | 第72-73页 |
·应用举例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神经网络SPKF在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 第77-103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线性离散系统的卡尔曼滤波模型 | 第78-80页 |
·非线性离散系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 第80-84页 |
·非线性离散系统 | 第80-81页 |
·最优递推估计与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81-84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存在的问题 | 第84页 |
·Sigma点卡尔曼滤波(SPKF)方法 | 第84-97页 |
·Sigma点变换算法 | 第85-86页 |
·Sigma点变换算法的精度分析 | 第86-92页 |
·SPKF模型算法 | 第92-94页 |
·SPKF算法与EKF算法的比较 | 第94-97页 |
·神经网络SPKF及其应用 | 第97-10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7-98页 |
·神经网络SPKF基本原理 | 第98-99页 |
·应用举例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监测系统在建筑物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第103-130页 |
·引言 | 第103页 |
·单测站系统在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103-116页 |
·概述 | 第103-104页 |
·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与组成 | 第104-108页 |
·监测房玻璃折射对观测值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基准控制网测量 | 第111-114页 |
·观测点分布与分组情况 | 第114-115页 |
·监测方案与精度分析 | 第115-116页 |
·多测站系统在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116-121页 |
·概述 | 第116-117页 |
·监测方案 | 第117-118页 |
·监测系统基本组成 | 第118-119页 |
·自动监测软件ADMS-Pro | 第119-120页 |
·监测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 第120-121页 |
·多测站系统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121-128页 |
·概述 | 第121页 |
·监测区域介绍 | 第121-124页 |
·监测系统构成及设备安装 | 第124-126页 |
·监测系统软件 | 第126-128页 |
·监测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 第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30-13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0-13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5页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45-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