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QFII 制度概述 | 第8-15页 |
第一节 QFII 制度的含义与内容 | 第8-11页 |
一、QFII 制度的含义 | 第8页 |
二、QFII 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三、QFII 制度的运作机制 | 第9-11页 |
第二节 我国QFII 制度推出的背景 | 第11-15页 |
一、规范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迫切要求 | 第11-13页 |
二、经济的良好运行为QFII 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第13-14页 |
三、加入WTO 时所做出的承诺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QFII 制度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我国QFII 制度实施的现状 | 第15-20页 |
一、我国QFII 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我国QFII 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16-18页 |
三、QFII 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QFII 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一、QFII 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二、QFII 制度下的证券监管问题 | 第21-23页 |
三、QFII 制度运行中所产生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台湾QFII 制度的国际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QFII 制度 | 第25-28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开放历程简介 | 第25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QFII 制度的演变 | 第25-27页 |
三、QFII 制度对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市场的作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韩国的QFII 制度 | 第28-31页 |
一、韩国QFII 制度及其演变 | 第28-29页 |
二、QFII 制度对韩国证券市场的作用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QFII 制度的实践对我国的借鉴 | 第31-33页 |
一、需采用渐进式开放模式 | 第31页 |
二、需具备较高的监管水平 | 第31-32页 |
三、需重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QFII 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弥补QFII 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 第33-36页 |
一、降低对QFII 资格的要求 | 第33-34页 |
二、扩大QFII 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 | 第34-35页 |
三、放宽QFII 的资金锁定期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对QFII 的市场监管体系 | 第36-39页 |
一、构建监管部门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职能 | 第36-37页 |
二、转变监管模式,形成对QFII 的高效约束机制 | 第37页 |
三、完善证券市场法律支持体系,优化QFII 发展环境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规范QFII 的投资行为 | 第39-42页 |
一、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优化股权结构 | 第39-40页 |
二、防范由QFII 所引致的国际传导性风险 | 第40页 |
三、QFII 制度的实施要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