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品论文--药品鉴定论文

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化学成分定性鉴别及抗NSCLC初步药效学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8-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中药研究概况及临床应用现状第16-30页
    第一章 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中药研究概况第16-24页
        1 中药概况第16-20页
        2 中药药理作用第20-24页
            2.1 夏枯草第20-21页
            2.2 地黄第21页
            2.3 莪术第21-22页
            2.4 苍术第22页
            2.5 白术第22-23页
            2.6 牡蛎第23-24页
    第二章 夏枯草消瘤合剂临床应用现状第24-30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30-70页
    第三章 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化学成分定性鉴别第30-49页
        1 实验材料第30-32页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0页
            1.2 实验药材及试剂第30-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5页
            2.1 溶液的配制第32-33页
            2.2 色谱条件第33页
            2.3 TOF/MS质谱条件第33-34页
            2.4 夏枯草消瘤合剂化学成分数据库的建立第34-35页
            2.5 化合物鉴别方法第35页
        3 结果第35-45页
            3.1 夏枯草消瘤合剂的相关图谱第35-40页
            3.2 利用对照品鉴别化合物第40-41页
            3.3 利用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分布鉴别化合物第41页
            3.4 夏枯草消瘤合剂中化学成分鉴别结果第41-45页
        4 分析与讨论第45-46页
            4.1 色谱柱的选择第45页
            4.2 流动相的选择第45页
            4.3 HPLC条件的确定第45页
            4.4 质谱条件的确定第45-46页
        5 小节第46-49页
    第四章 夏枯草消瘤合剂抗NSCLC体内初步药效研究第49-70页
        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1.1 实验细胞第49页
            1.2 实验动物第49页
            1.3 实验药品及制备第49-50页
            1.4 主要仪器与材料第50页
        2 实验方法第50-52页
            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第50-51页
            2.2 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第51-52页
            2.3 动物分组与给药第52页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第52-58页
            3.1 大体观察第52页
            3.2 肿瘤体积第52页
            3.3 瘤重、抑瘤率及联合用药效应第52-53页
            3.4 药物毒性大小评价第53页
            3.5 HE染色第53-55页
            3.6 免疫组织化学第55-58页
            3.7 统计学方法第58页
        4 结果第58-67页
            4.1 大体观察第58-59页
            4.2 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第59-60页
            4.3 瘤重、抑瘤率及联合用药效应第60-62页
            4.4 药物毒性大小评价第62页
            4.5 HE染色第62-64页
            4.6 免疫组织化学第64-67页
        5 分析与讨论第67-69页
        6 小节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 Ⅰ 中药夏枯草药用概况第79-97页
附录 Ⅱ 青蒿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97-107页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十四所绩效管理现状研究和改进设计
下一篇:基于DSP的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