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概述 | 第10-23页 |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基本内涵 | 第11-14页 |
·国内关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内涵的概述 | 第11-12页 |
·本文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内涵的界定 | 第12页 |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一般特点 | 第12-14页 |
·现阶段江西存在的主要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 第14-19页 |
·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 第14-15页 |
·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的关注情况 | 第15-17页 |
·不同群体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 | 第17-19页 |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9-23页 |
·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 第21页 |
·基层化解矛盾能力弱化与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 第21-22页 |
·理论建设、普及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滞后 | 第22-23页 |
第2章 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的导向和保证作用 | 第23-30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正确引导与教育人们 | 第23-24页 |
·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 第23页 |
·树立正确的引导观 | 第23-24页 |
·树立正确的系统观 | 第24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培养人们共同的意识形态 | 第24-25页 |
·可以引导社会成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而奋斗 | 第24-25页 |
·及时疏导社会病态心理,引导社会心理升华,缓解社会矛盾冲突 | 第25页 |
·引导社会成员个人行为与社会公德协调 | 第25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树立人们正确的道德观 | 第25-26页 |
·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 | 第26页 |
·形成健康的道德建设环境 | 第26页 |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 第26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 第26-27页 |
·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第26-27页 |
·灌输主流向上的政治思想 | 第27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 | 第27-28页 |
·引导人们采取正当手段谋求利益 | 第27-28页 |
·努力实现不同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 第28页 |
·正确引导各类主体的利益追求 | 第28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 | 第28-29页 |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 | 第29-30页 |
第3章 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发展趋势及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差距 | 第30-36页 |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发展趋势 | 第30-33页 |
·在关注点趋于多样化的同时,更多地聚焦在不同群体和阶层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 | 第31页 |
·在关注点趋于理性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关系层面,关注经济社会协调问题和以人为本问题 | 第31-32页 |
·在关注点趋于深层化的同时,更多地切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内核 | 第32页 |
·在关注点趋于多维化的同时,更多地在表现空间上不断拓展,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性进一步增强 | 第32-33页 |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社会热点难点上的主要差距 | 第33-36页 |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引导热点难点问题的形式亟待创新 | 第34页 |
·与有关部门共同破解矛盾的能力亟待增强 | 第34-35页 |
·引导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渠道较为狭窄 | 第35-36页 |
第4章 在引导社会热点难点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36-45页 |
·加大队伍建设,着力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传媒手段及艺术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第36-38页 |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发现、教育、培养网络新闻及思政教育人才 | 第37页 |
·加强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 第37-38页 |
·创新艺术形式,着力形成一套能够增强舆论引导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操作模式 | 第38-39页 |
·开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论坛、专题,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 | 第38-39页 |
·因人而异,完善基层信息网络建设 | 第39页 |
·创新传统手段,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 第39页 |
·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一种能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激励体系 | 第39-41页 |
·对有利社会进步的社会热点难点,应构建催化和引导机制 | 第39-40页 |
·对有益健康生活的社会热点难点,应构建规范与常态机制 | 第40页 |
·对危害人民发展的社会热点难点,应构建禁止与化解机制 | 第40-41页 |
·拓展疏通渠道,着力构筑一出能够掌握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难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平台 | 第41-42页 |
·在电视台、电台相关栏目中开设反映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 第41页 |
·请专家和政策权威部门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 第41-42页 |
·让广大干部群众成为舆论监督与政府效能提升的"重要推手" | 第42页 |
·把握工作规律,着力探索一条能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清醒剂、预防针、指路牌"作用的有效途径 | 第42-43页 |
·工作部署在先,发挥"清醒剂"作用 | 第42-43页 |
·措施落实在先,发挥"预防针"作用 | 第43页 |
·要求明确在先,发挥"指路牌"作用 | 第43页 |
·强化部门联动,着力建设一个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与其他实际部门共同化解社会热点难点的沟通机构 | 第43-45页 |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 第44页 |
·加大正面宣传,推进政务公开 | 第44页 |
·建立有关设区市、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 第44页 |
·花大力气切实解决最突出问题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5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