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问题的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对进城农民工教育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思路框架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教育保障概述 | 第13-15页 |
·教育保障的定义及功能 | 第13页 |
·教育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13-15页 |
·农民工的教育保障 | 第15-18页 |
·农民工及农民工的教育保障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农民工教育保障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8-20页 |
·公平正义理论的概述 | 第18页 |
·公平正义理论在我国农民工教育保障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20页 |
·人力资本投资对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作用 | 第20-21页 |
·教育是增加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 | 第21页 |
·准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1-23页 |
·准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工教育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我国农民工教育保障的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农民工教育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 第24页 |
·受教育程度低 | 第24页 |
·流动性大 | 第24-25页 |
·自身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 第25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体系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明显滞后 | 第25-26页 |
·投资主体投资功能缺失 | 第26-27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国外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的经验借鉴 | 第29-34页 |
·国外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的有效措施 | 第29-30页 |
·美国 | 第29-30页 |
·日本 | 第30页 |
·国外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的经验教训 | 第30-32页 |
·发达国家历史进程中的曲折 | 第31页 |
·发展中国家的教训 | 第31-32页 |
·国外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2-34页 |
·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立法 | 第32页 |
·重视转移劳动力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保障体系 | 第32页 |
·多渠道筹措经费,发挥政府和企业对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投资的积极性 | 第32-33页 |
·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教育渠道的有效畅通 | 第33-34页 |
第六章 我国农民工教育保障的制度设计 | 第34-44页 |
·建立农民工教育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指导原则 | 第34-36页 |
·建立农民工教育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建立农民工教育保障制度的指导原则 | 第35-36页 |
·构筑适合农民工的教育保障体系 | 第36-39页 |
·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 第36-37页 |
·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城市就业能力 | 第37-38页 |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 第38-39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的资金筹集制度 | 第39-41页 |
·政府财政教育拨款 | 第39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税 | 第39-41页 |
·个人、社会捐助 | 第41页 |
·农民工自己交纳部分资金 | 第41页 |
·完善农民工教育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措施 | 第41-44页 |
·逐步补充和完善农民工教育保障的宏观政策和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建立农民工教育保障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42页 |
·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